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7月15日(鬼節)也被稱為中秋節?

為什麽7月15日(鬼節)也被稱為中秋節?

中秋節也叫鬼節、死日和半月。農歷七月十五是中秋節。人們普遍進行祭祖活動。無論貧富,都要準備好酒菜和紙錢祭奠逝者,以示對逝去先人的緬懷。中秋節壹般是七天,有新老死人。三年內死的叫新死,三年前死的叫老死。迷信的說法是新舊會在這期間回家探望,新舊會在不同的時間回來。新的會先回來,舊的會後回來。所以有必要單獨參拜。燒紙錢的時間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先在院子裏撒幾圈石灰,說紙錢在圈裏燒了鬼不敢來搶,然後堆著燒。燒的時候還不停念叨:“某某會拿到錢的。”最後還要在圈外燒壹堆,說是給鬼用的。在死者回去的那壹天,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要做壹頓好飯來紀念死者,這也被稱為“為死者送行”。

農歷七月十五,是蘭花節,也稱為中秋節,俗稱鬼節和石鼓。中原的含義是從元宵節引申出來的。古時候,正月第壹次滿月叫上元(所以元宵節也叫上元節),七月是壹年中,七月第壹次滿月叫中原,因為這是節日名稱。

中元節,又稱笠原節,最初是印度的佛教儀式,佛教徒舉行笠原節來舉薦祖先。佛經中《蘭花經》旨在培養孝心,激勵佛門弟子,符合我國民間追求第壹、悼念遠方的信仰,所以越來越受歡迎。

“目連救母二”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有目連和尚者,力大無窮。他媽掉進了餓鬼道,食入口化為烈焰,饑餓太苦。目連救不了母親,便向佛祖求教。為了講蘭盆經,她教七月十五做蘭盆救母親。”

中國從梁朝開始效仿這壹做法,據說它成為了中元節。但後來除了為僧人設齋外,還增加了懺悔、放火燒嘴等活動。這壹天,街口村前提前搭起了主人臺和石鼓臺。法師座前有菩薩,地藏王穿越地府,下面是壹盤桃飯。石鼓站在舞臺上,手裏拿著三塊精神牌和令人回味的復雜物品。中午過後,各家各戶把整豬、全羊、雞鴨鵝和各種糕點、水果、瓜果擺上石鼓的舞臺。負責人在每個祭品上插上藍、紅、綠三色的三角紙旗,並寫上“玉蘭節”“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莊嚴的寺廟音樂中開始。然後法師按鈴,帶領座位上的僧人念誦各種咒語和咒文。然後餵食,往各個方向撒壹盤桃子和米飯,重復三次。這壹儀式被稱為“聖火開啟”。

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燒香,地上種香。越多越好,象征五谷豐登。這就是所謂的“擴田”。在壹些地方,有水燈籠。所謂水燈,系在壹塊小木板上,多以彩紙做成蓮花形狀,稱為“水旱燈”。根據傳統,水燈籠是用來引導那些不公正和死亡的人。燈滅的時候,水上燈已經完成了引鬼過奈何橋的任務。

那天商店都關門了,街上都給鬼了。街中央,每百步有壹香案。香案上有新鮮的水果和壹種“鬼包子”。桌子後面有道士唱著讓人聽不懂的鬼歌。這個儀式叫做“唱歌”。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裝飾燈籠慶祝元宵節。“中原”出自上元。人們認為中秋節是壹個鬼節,應該點燈為鬼慶祝節日。但是人和鬼不壹樣,所以中原的壹盞燈籠和上元的壹盞燈籠是不壹樣的。人是陽,鬼是陰;地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的黑暗,讓人想起傳說中的地獄,鬼魂沈淪的地方。所以上元的燈籠在陸地,中原的燈籠在水中。

  • 上一篇:收集搞笑的歇後語!3Q
  • 下一篇:日本學生害怕被AI取代而自殺。AI技術真的能完全取代人工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