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為鴨子在水裏遊,取其河燈祈福之意。還有壹種說法是“鴨”就是“壓力”的意思,諧音。吃鴨是為了壓抑“靈魂”,有點牽強,因為“鴨”和“壓力”在很多地方是不壹樣的。東莞人通常吃煲蓮藕鴨。
中秋節是道教的名稱,民俗上稱為七月半,佛教上稱為笠原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祭亡、燒紙錠、祭地等。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祖先崇拜和相關節日。七月是吉祥月、孝順月,七月半是人們在初秋慶祝豐收、回報大地的節日。有些莊稼已經成熟,所以人們應該按照法律祭拜他們的祖先,並用新米和其他祭品向他們的祖先報告秋成。
中秋節的歷史發展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秋季祭祖活動在先秦時期就已存在。七月半祭祖的習俗是當地文化的產物,包容性的節日更為復雜。它不僅是民間祭祖的秋季節日,也是道教的中秋節和佛教的盂蘭盆節,民間、道教、僧侶融為壹體。
農歷七月,莊稼成熟,中國壹些地方自古以來就有在這個時候舉行祭祖儀式的傳統。古人在春夏秋冬四時祭祀祖先。在七月,他們會提供新收獲的水果、蔬菜、小米和其他谷物,這被稱為“秋季品嘗”,也被稱為“推薦新”和“品嘗新”,即讓祖先在秋天品嘗新。
在上世紀二四十年代,七月半是壹個盛大而熱鬧的節日。人們以家庭為單位傳承祭祖習俗,先祭祖、擇時薦食的古老習俗直到民國時期仍是農村七月十四習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寺廟也增加了對“抗戰陣亡將士”精神的祈福。
50年代,七月半祭祖還是比較熱鬧的。但後來被視為鼓吹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傳統上,七月半的祭祖活動由官方協助的商家進行,但到了50年代末,大部分商家已經轉型,無力承接又沒有官方協助,自然就銷聲匿跡了。
到了當代,雖然傳統文化的復興再次被提及,但“七月半”祭祖、追遠的文化意蘊很大程度上與清明節有關。再加上後期演變而來的“中秋節”與鬼神迷信關系密切,所以在現有的節日體系中並沒有突出出來。如今“七月半”祭祀活動的本義,多是自發地、零星地在家庭中舉行,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宣傳性。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