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七月初九,在莆仙民間是七月上半月(壹般指農歷七月初壹至十六)。在此期間,莆田家家戶戶都會制作“金果”和“高寶”,這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節日食品。農歷七月十五是主要的祭日,也叫“祭父母”。在這壹天,全家人聚在壹起向他們的祖先獻祭。海都記者昨日了解到,在此期間,莆田人仍有諸多禁忌,如父母健在,出嫁女兒及其女婿禁止到父母家探親,家中有老人的家庭不喜歡親友在七月半來訪。
中秋節期間,莆田家家戶戶都會做“金蠍子”
許多人還會把“金餅”和“寶餅”拿到市場上出售。
戶籍制度於7月16日結束。
莆仙中秋節前,每年農歷七月十壹、十二,家家戶戶都要做壹種“金水”蒸糯米飯。因為蒸出來的糯米色澤金黃,所以叫“金糯米”。家住南郊小區的陳女士已經做好了“金碗”。她告訴記者,所謂的“黃金水”,其實是用幹稻草和幹黃豆枝葉,燒成灰,經過沖洗過濾,形成堿性水。此外,我們還在家裏制作“高寶”,它是將冬米搗碎,過篩,與白糖混合,在模具上壓實,放入蒸籠中蒸熟而成。
“金果”和“高寶”不僅是節日的主要食物,也是主要的祭品。陳女士介紹,農歷七月十五是主要祭日,也叫“祭父母”。這壹天,全家人聚在壹起祭奠祖先。莆田民俗專家表示,由於天氣炎熱,莆仙人俗稱“馬工熱”。中秋節當晚,莆仙部分寺廟還舉行普渡、玉蘭會;在沿海地區,人們還用白紙折花折船,中間點上蠟燭浮在水面上,以表達哀思。農歷七月十六,各家各戶舉行“告別儀式”,七月半普賢結束。
家裏有老人的親戚朋友,不歡迎去拜訪。
《莆田文史資料》中記載了莆仙七月半的習俗。“已婚婦女出嫁時,父母已亡或壹人先亡。結了婚的女人壹定要給家裏送禮,這叫‘送紙’。第壹次論文交付稱為“第壹年論文交付”。如果父母健在,已婚女兒和女婿禁止到父母家探親。所以入境時,問清海關,不要讓親人制造尷尬的局面。‘紙餵’這件事,直到出嫁的女兒去世,最多到孫子生前,才代代相傳。而祭祀行業指定了饋紙用戶,雖然持續了很久。"
在莆仙民間,有七月上半月(壹般指農歷七月初壹至初十六)的說法。在每壹天,特別是在七月七日,如果父母和其他老人還活著,已婚的女兒和女婿通常被禁止去看望他們的父母。如果家裏有老人,人們壹般不歡迎親戚朋友在七月半的時候突然來訪。
另外,吃飯的時候,吃飯中間夾兩根筷子也是很忌諱的。這就像把香放在香爐上,這是壹種崇拜模式,壹般認為不吉利。七月半期間,家裏的老人也會提醒孩子特別註意出行安全,不要私自涉水、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