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的即時性。
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呈現出明顯的瞬時特征。網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或其他智能終端快速發布信息、及時接收信息。它打破了傳統媒體常規傳播的規律,真正做到了沒有時間限制和地域限制的傳播。
2.新媒體的互動性。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超強的互動性。傳統媒體是單向傳遞信息的,無論是廣播、電視還是報紙。媒體處於強勢地位,決定了受眾接受什麽信息。用戶很難給出信息反饋,交互性差。
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傳遞是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每個用戶都有權控制信息交換。公眾可以選擇接收信息,也可以選擇關閉客戶端或者屏蔽信息源接收信息。用戶不再只是被動地接收信息。
與此同時,微博、博客等新媒體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用戶的受眾角色。公眾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發送者。它可以既是信息的生產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源頭,受眾可以隨時反饋、評論、補充信息並與之互動,充分發揮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滿足了人民群眾掌握話語權的需求,真正實現了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平臺。
3.新媒體是超越時空的。
新媒體是跨時間的。新媒體利用通信衛星和全球聯網網絡傳輸數據,徹底打破了有線網絡和國家等行政區劃、地理區域的限制,可以在地球的任何壹個角落與世界連接。
特別是手機新媒體,具有發送信息時間短,接收信息速度快,約束少,幾乎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優勢。只要是在移動互聯網覆蓋的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隨時搜索信息、查閱信息、發布信息,這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
4.新媒體的扭曲。
微博、微信、博客、QQ、論壇等新媒體的重要信息傳播工具,都可以為每個人提供屬於自己的客戶端。
以手機微博、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為傳播媒介,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的立場、狀態、心情以及所見所聞。同時,由於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壹個虛擬的空間,人們可以匿名登錄,用戶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發布新聞和傳遞信息,就自己關心的話題留言、發帖、評論和投票。在傳統媒體上不能說的話,在新媒體上很容易被忽略。
雖然匿名登錄的特點可以更好地保護公眾隱私,最大程度地實現言論自由,但也導致虛假信息泛濫,通過新媒體傳播的信息可信度低,信息的真實性受到公眾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