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壹種非常有趣的社會現象。都說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壹方說話的方式和風格恰恰體現了那壹方水土的味道。
我國幅員遼闊,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方言很多。據相關統計,總共有129種方言。究其原因,大概是由於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口的遷移和山川阻隔,特定地理環境中的特定人群在長期的交流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於是出現了方言。也可以說方言是歷史的產物。
比如普通話應該說“不是嗎?”陜西話可以說是:“是嗎?”
作者的父母都是四川人。他們年輕的時候支援邊防建設,去過新疆(我父親十幾歲的時候在新疆和田縣參軍),但他們從來沒有改變過地方口音,壹直說四川話。受這樣的家庭環境影響,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體系”:家裏說四川話,村裏說新疆話,然後在城裏上學說普通話。
談談方言的社會意義。
方言是壹種文化情懷。
後來上了大學,宿舍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所以四面八方都有方言。還記得第壹次在宿舍給父母打電話之前,我很猶豫是用普通話還是四川話:用普通話,擔心父母不習慣;用方言,但是怕同學笑話。正在猶豫的時候,看到壹個浙江的同學給家裏打電話,壹直說方言;現在終於吃了壹顆定心丸,再也不用擔心用哪種語言給父母打電話了!
每當寒暑假回家,壹踏進家門,父母壹開口,熟悉的鄉音味道就會像豬壹樣湧上心頭。在外面說普通話,卻寧願在父母面前說方言,與其說是因為“習慣”或者“別扭”,不如說是因為這其實是壹種文化認同和情懷。從外面回到家裏,方言滿血,死灰復燃。
如果說說普通話是壹種技能,那麽方言就是壹種傳承,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血液。當我們離開父母和家鄉在人生的旅途上流浪時,方言是根深蒂固的鄉愁的痕跡。無論我們離開家鄉多久,這種方言和鄉愁都會珍藏在心裏,永遠不會忘記。這應該就是方言的社會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