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三個小故事詮釋小善即大惡

三個小故事詮釋小善即大惡

小故事壹:死囚咬奶

清朝時,有個江洋大盜,因為其作案太多,而且金額巨大,最終被判處極刑。行刑前,向來看他的老母親提了壹個要求,想要再含壹含她的乳頭,以此來作為最後的離別。老母親滿足了兒子最後的願望,但是,就在他含住母親乳頭的時候,卻突然狠狠的壹口咬下去,把他母親的乳頭給咬了下來。

江洋大盜,為何在臨死前還要做出如此大逆不道,有違人倫的事情來呢?江洋大道恨母親從小縱容他的小偷小盜行為,害其造成大錯,走向極刑!

小故事二:餵食野鵝

稻盛和夫講了個故事:說有位老人,住在湖畔。每到冬季,野鵝南飛避寒,會在湖中短暫停留。有壹年,寒流來襲,兩只野鵝困在湖中,無處覓食。老人頓生惻隱之心,就每天去餵食。次年,兩只野鵝又回來了,還帶了更多野鵝。老人繼續餵養。壹年又壹年,野鵝越來越多,南下避寒不再時尚,聰明的野鵝,都來老人這裏,靠老人的善良存活。

可忽然有壹年,老人死了。結果這壹年,數百只前來乞食的野鵝,活生生餓死。

小故事三:宰相縱惡

《了凡四訓》裏記載了這樣壹則故事:宰相呂文懿在位期間,為老百姓做了非常多的好事。辭官還鄉後,人們依然仰慕他,尊他為泰山北鬥。壹日在鄉間散步,遇見壹位醉酒的鄉親,對他破口大罵。老先生如如不動,自行退回家中,閉門不理。還對身邊的人講:“這人已經喝醉了,不要與他斤斤計較。”鄉親們都稱贊呂老先生心善,宰相肚裏能撐船。

誰知第二年,醉酒罵人的人酒後行兇,犯死罪入獄。呂老先生得此事,覺得非常愧疚。他說:“假如當初我與他計較壹下,借那個機會好好批評教育他,也許他就不敢再犯大罪。但我當時只想心地厚道壹點,大人不計小人過,沒有與他計較。結果如此以來,反而讓他的膽子更大,直到今天犯下了殺人死罪。”

何謂真善

凡心兩扇門,善惡壹念間。這世間本無善惡之分,只因人們有了分別之心,也就有了善惡之分。每個人心裏都有善良,在別人遇到危難的時候,都會心存不忍,想要去幫壹把,但是如果妳的善行只是為了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忍,而不是去真正的改善別人的處境,那就是“小善”,這樣的善行,還是不做的好,不然反而容易讓對方陷入新的危險之中。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真正的善良,是理性的,是摒棄感性的、情緒的因素,不被情感左右,不被情緒困擾;真正的善良,壹定要匹配以智慧,人們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則,只有這樣,他的善行才能合乎天道,不違背自然而又能幫助別人擺脫困境。

行好事而獨善其身,這只是小善,可以說是做對了事情;而鼓動風潮,造成時勢,則很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的冷漠,這才是真正達到了把事情做好的境界,才是真善。

  • 上一篇:妳知道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麽嗎?
  • 下一篇:有哪些運動可以鍛煉脊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