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魯《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代,中國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為“塵”和“陳”諧音,春節掃塵又有了新的含義,意為“除陳不新”,希望把所有的黴運、黴運都掃出家門。
2、貼對聯、祝福、門神
春節前壹天的下午,孩子們會用漿糊和刷子在門上貼對聯,然後讓下面的大人看看貼得對不對。有的是十字批貼在門楣的十字頭上,門楣左右兩邊貼對聯。還有人把祝福貼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其他人會在門板上貼上門神的圖片,祈求壹年平安,增添節日氣氛。
3.崇拜祖先和神靈
春節期間向神獻祭是壹種遍布中國的習俗。全國各地祭祀神靈的習俗大同小異,但目的基本壹致。它們都是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萬事如意。
祭祀祖先壹般是在祭神之後,各地習俗不壹。在我們老家,每天吃午飯前,每家每戶都派壹個代表,帶著食物和供品去祠堂祭祖,祠堂要到正月十五才關門。
4.吃餃子,餃子,年糕。
在北方大部分地區,春節期間早上吃餃子是壹種習俗,餃子裏經常放壹枚硬幣。誰吃了壹個硬幣,就會被說是那壹年家裏最幸福的人。在江蘇淮安,有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在河南省開封市,春節期間人們會吃餃子。還有就是過年吃年糕的習慣,各地年糕的味道也不壹樣。
5、守老,給壓歲錢
除夕守歲也是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壹。鄰居朋友聚會,或者家人團聚,有的打牌,有的看春節晚會,大家壹整天都在熬夜,等待黎明,迎接新年的到來。
壓歲錢是孩子們和年輕壹代最喜歡的習俗。年夜飯後,長輩會分別給晚輩硬幣,並用紅線把銅錢穿成串掛在孩子胸前,說是可以鎮邪驅鬼。這種習俗自漢代以來壹直流行。當然現在也沒有銅幣了,壹般都是紅色包裝的現金。
6.燃放鞭炮
當春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告別舊年,用爆竹聲迎接新年,以示好運。當然現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但還是要遵守國家規定,以安全為重。
7.新年快樂
拜年是春節最重要的活動和習俗之壹。在新年的早上,大人和小孩都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走親訪友,互相問好,祝新年好運。壹般來說,新年問候從家裏開始。晚輩向長輩拜年後,在外面見面時,人們都是笑臉相迎。
8.參觀廟會
春節期間,農村通常會有廟會。早期的廟會只是壹種盛大的祭祀活動,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廟會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增加了市場交易活動和壹些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9.舞龍舞獅
龍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據說可以召喚天上的風雨,也可以祈求人間消災。早在漢代就有舞龍求雨。除了舞龍,還有舞獅,這也是春節期間常見的習俗。在我們北方,也叫打獅子。小時候經常看到,現在很少了。
10,踩高蹺
踩高蹺也是春節期間的壹項娛樂活動。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列子·傅說篇》中記載:“宋代有子蘭者...是它們四肢的兩倍長,而四肢屬於它們的脛骨,並與之相連。”踩高蹺也叫“高蹺”、“踩高蹺”。表演者將兩三英尺高的木高蹺綁在腳上,表演各種怪異滑稽的動作。小時候這個活動每個村都有,後來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