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欲流遠,必掘其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基礎。
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應有之義。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以洋為從”,就要以在國外獲獎為最高追求,步他人後塵,模仿他人,熱衷於“去意識形態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主流化”之類的東西。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象征,是當代中國文藝的基礎,是文學創新的瑰寶。中國的文化歷來提倡“集散文之不朽,采千年之韻味”。要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將藝術創意與中華文化價值觀相融合,將中華審美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相結合,激活中華文化的生命力。
所以,站著不動,陳就談不上繼承,靠空虛割血和創造就不能算是創新。要把握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學古法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
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需要代代相傳,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釋,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弘揚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充滿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
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中華文明活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壹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要著眼於中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主張、主張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