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它們的功能來看。均線指標使用的核心是放棄頭尾,把握中間。使用MACD指標的核心是抓住頭尾(有人把它當成趨勢指標,但我認為它是趨勢和擺動的結合)。這樣,乍壹看,MACD的行動範圍更廣了,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MACD有自己的劣勢。
在順勢療法方面。可以說,如果妳想抓住頭尾,那麽在抓住的過程中,妳的交易必然是逆勢的。逆勢交易容易虧損,或者說得不償失,這是MACD的劣勢。均線就不壹樣了,因為是中間部分,所以壹般都是順勢而為。僅從順勢交易和逆勢交易的角度來看,MACD已經失去了正統的使用意義,比均線更差。
但如果拋開具體市場,誰是逆勢,誰是順勢,那就是扯淡了。壹般來說,對於均線來說,市場越大越好,但MACD更適合短期市場。如果MACD遇到大行情,往往很容易在抓頭的時候把自己抓到半山腰(當然如果妳停得快,就不會被抓到,但是很難做到)。均線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反過來說,如果行情不大,因為均線中間部分被抓住了,就沒了(經常虧損)!MACD正好適合這樣的市場,抓壹個頭,抓壹個底(能不能抓到就看操盤手的能力了)。當然也有兩個指數不太適合市場,這裏就不說了。
而我認為使用這兩個指標最大的區別就是均線指標信號的清晰性和MACD指標的模糊性。在均線發出信號後,很明顯做多意味著做多,做空意味著做空。不會說妳很快就會變得壹邊倒(有時會發生,但很少)。MACD是不同的。也許妳昨天被要求做得更多。今天價格降了,妳就反手。然後過了幾天又漲了,讓妳做多。這種事情經常發生。此外,很難判斷和識別MACD的偏差。很多時候,妳可以看到頂部背離即將形成,也可以看到底部背離即將形成,有種模棱兩可的感覺。這兩個指標之間的差異的根源是,MACD比移動平均線更容易受到價格變化的影響。
當然,如果交易者有能力克服MACD指標變化的模糊性,那麽我認為使用均線比MACD更好,這樣妳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利潤;但是如果交易者沒有這個能力,那我覺得還是老老實實的用均線比較好,不然就真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沒有最好的指標,也沒有適合任何市場的指標。關鍵在於妳用起來是否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