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上海民居,多是磚木(竹)平房和由平房圍成的三合或四合宅院。千篇壹律的中客堂、東宿舍、四廂房。雞犬之舍、水井柴竈和豆棉曬場,曾使它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這類平房多為聚族而居,宗姓自然成為它的重要符號,如葉家宅、汪家弄、沈家巷等,此類地名尤以南市多見,那裏的居民都是本地人,因而較多地保留著“正宗”上海人的文化習俗。
進入近代,上海的居民類型日趨多元化。洋人和上層華人占遍了租界和越界築路地段的花園洋房與公寓。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西首,盡法人、白俄商肆;虹口狄思威路(今溧陽路)、吳淞路則多日僑。洋房“寓內陳式俱為歐式,鋼琴油畫,點綴其間……客至狗搖尾以迎”。但是在閘北、滬西、浦東等華界,下層市民則棲身於鐵路河浜近旁、廢墟荒冢之上的簡陋棚戶內,藥水弄、蕃瓜弄、潭子灣成了蘇北人的“世襲領地”。大上海被人為地分割成所謂“上只角”與“下只角”,這兩個市井用語顯然有著比地域劃分更為深層的涵義。
然而,最能代表近代上海住宅和反映都市風情的,恐怕還是那“五方雜處的弄堂”。19世紀70年代,傳統的院落住宅開始采用歐洲聯排式布局,產生了如寧波路興仁裏的老式石庫門弄堂,其後又依次出現了類似九江路九江裏的廣式住宅、新閘路東西斯文裏的新式裏弄住宅以及像大陸新村、西新別墅、長春公寓、上方花園那樣的花園和公寓式裏弄住宅。弄堂房子的結構外觀逐步洋化和現代化,弄堂名稱的傳統色彩也漸次淡化。如早期弄堂都以富貴榮華、仁義道德、吉祥順平為名,有些石庫門的門額上還題著諸如“厚德載福”、“德蔭維新”、“積厚流光”壹類的古訓。但是二三十年代後建造的新式弄堂名字,則多與產權者、馬路地名有關,如大陸銀行之大陸新村,西摩路(今陜西北路)新閘路之西新別墅等,且有以中英文對照標出的。
早期居民地緣觀念重,喜同鄉聚居。胡祥翰《上海小誌》稱“北四川路、武昌路、崇明路、天潼路盡粵人”,“小東門外洋行街多閩人”,“南市內外鹹瓜街盡甬人商號,如在寧波”。後叠經遷徙混居,各地人的依食語言互有交流融合,然在許多場合依舊鄉音難改、土俗難易。
人口無限,地坡有限,隨著各籍人士的大量匯娶,房屋開間也愈造愈狹,天井小如壹線,竈披窄僅數尺,樓梯間、夾弄、走廊、閣樓、亭子間、曬臺間,處處可隔可搭,壹出出“七十二家房客”同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