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的幾乎所有門類,如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哲學、宗教、心理學、地理、歷史、文學、美學、語言、文字、藝術、科技、醫學、教育以及各種思想、理論和觀念,都是先傳入中國,後傳入中國的。
2.外國入侵
日本偷襲珍珠港,中美英意正式對日德意宣戰,中國戰區成為二戰盟軍反法西斯戰爭的戰場。同盟國委托蔣中正為中國戰區(包括越南、泰國和今天的高棉、柬埔寨和老撾)的總司令,並任命中將·史迪威為蔣介石的參謀長。
被英國封鎖的滇緬公路也開通了通往中國後方的交通。與此同時,國軍也派出精銳部隊南下,留下了緬因之戰、昆侖關血戰等事跡。
3.外來文化影響本地文化。
這壹時期,民主化和科學主義的精神追求滲透到文化發展的各個領域。
在教育方面,這次教育改革最權威的指導原則是杜威倡導的平民主義(或民主主義)教育。它強調受教育權的平等,註重培養人的個性和獨立人格,重視實驗精神,為促進中國現代教育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
4、圍繞軍閥財閥政權。
百萬雄師渡江,摧毀國民黨軍防線,於23日解放南京。中華民國大陸最後壹個反動政府的垮臺,宣告了國民黨在大陸22年統治的結束。
接著,人民解放軍攻占上海、杭州、南昌、武漢等城市,殲滅國民黨軍43萬余人,取得渡江戰役的勝利。國民黨殘余部隊撤退到廣東、廣西、西南、西北和臺灣省。
擴展數據
壹、民國時代
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誌,率全國北伐,意欲統壹中國。到1928,東北易手,國民政府正式統壹中國。蔣介石在孫中山之後成為國民黨的領袖。
統壹後,中華民國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期,這壹時期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於定型。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壹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後,民國時期因為內戰戰敗而結束。
中華民國堅持* * *和政治制度,主權屬於全體國民。當初頒布臨時憲法,隨後國民政府在三民主義和建國方略的背景下實行軍政時期、政治訓練時期和立憲時期。抗戰後,召開國民大會,確定總統制。
民國時期,外交表現為國際化和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遵循國際規則,維護國家利益,法律獨立和事實自治。
百度百科-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