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龍節(又稱別龍節)是畬族的傳統節日。相傳這壹天,天上的玉皇大帝為畬山“封龍”,於是畬族人就把這壹天視為“聚福保豐收”的最佳祭祀日。因此,在以往的傳統習俗中,此時各聚居地的畬族都要采取各種形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
隨著時代的變遷,畬族人的生活和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龍舟節”的許多壞習慣已經被放棄,但是唱歌的活動繼續。不僅如此,過去單純的祭祀歌的內容也逐漸延伸到歌頌生活,歌頌愛情,表達對新生活的向往。
在壹些地方,青年男女也借此機會通過唱歌交朋友,交流思想,表達愛意;壹些地方有意識地通過“龍舟節”組織活動,用歌聲搭起舞臺,傳遞致富信息,開展經貿活動,使“龍舟節”歌曲活動融入新時代特征。
6月27日,1986,福建省首屆“粉龍節”在福安富春公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畬族歌手積極參與其中。這是畬族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事,場面十分壯觀。
今年6月30日,福安市在哲尼舉辦了“龍舟節”畬族民歌比賽。全市及周邊縣區許多畬族村寨的男男女女都熱情地趕來“打擂”歌曲,獨唱、對唱、合唱貫穿始終。《小狼等不及要媽媽》《我壹直想結婚》《我註定要慢慢求妳》等情歌,表達了畬家男女對純愛的追求。
“我們黨英明,民族政策得人心,各民族壹律平等,祖國是壹個大家庭。祖國是壹個大家庭,白蓮花開遍天下。山哈(畬族)支持我們黨,永遠不會改變主意。樹根須藤,晉哈與黨心相連,樹靠山樹,晉哈由黨翻身……”新創作的《十送紅軍》《晉哈不離我黨》等曲目,表達了畬族對黨的感謝和支持。
演唱會結束後,畬族人和歌手們戀戀不舍。他們三五成群地來,或學習歌唱技巧,或約定明年和朋友壹起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