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敏
謝,1956出生,民間藝術大師,鉻畫技法嫻熟,作品蒼勁有力,風格獨特,尤以宣紙鉻畫為最。他的《五虎圖》被Xi大雁塔博物館收藏,他的宣紙鉻畫《大禹》被制成郵票發行。
謝現為中國民間鉻畫藝術研究會會員、安徽省書畫研究會會員、蚌埠天壹秀文化產業藝術顧問。他在宣紙、皮革、純羊毛毯、絲、絹、布等不同材質上的鉻畫被拍成專題片,在CCTV 7、安徽電視臺、蚌埠電視臺播出。
?初冬時節,筆者特地來到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謝的工作室,拜訪這位鉻繪大師。
?謝老師在談到鉻畫時說:鉻畫在中國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鉻畫在古代被稱為“火針繡”,被稱為“火刷畫”、“燙畫”,是中國古代極為珍貴稀有的壹種繪畫。此畫發源於東漢,盛於西漢。它是壹種民間藝術,用燒紅的鉻鐵作為筆,在木頭和樹皮上塗上鉻。由於連年戰亂,鉻繪技藝失傳。直到光緒三年,才被壹位名叫“肇興”的民間藝人重新發現。經過滾動,逐漸形成了以河南、河北為代表的幾大派系。以前,鉻畫僅限於在木質材料上繪畫,如木板、樹皮和葫蘆。畫面上自然出現不均勻的紋理變化,具有壹定的浮雕效果,顏色為深色、淺棕色甚至黑色。鉻畫是用特制的鐵筆在扇骨、梳子、木制家具、紙絹上用鉻制成的藝術畫。直到近代才大膽采用宣紙、絲綢等材料,豐富了鉻畫的藝術形式。目前,鉻畫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謝上學時就喜歡畫畫,中學時進入學校藝術團,打下了紮實的素描基礎。73年參加工作後,進入職工書畫班師從謝老師。他刻苦學習,勤奮鉆研,創作水平不斷提高。畢業時,他創作的國畫在學校舉辦的書畫展上獲得壹等獎。
?在哪個時代,同學朋友結婚,都是買木頭做家具。為了家具的美觀,他們總是請謝來裝飾壹下。謝對很是熱情。他把鉻畫放在膠合板上,嵌在家具門上。
謝對宣紙鉻畫的研究是壹個巧合。1994年5月,王國熙書法展在五河縣舉行,書法家王邀其壹同前往。當時展覽全靠高音廣播宣傳。正在展覽的時候,收音機突然壞了,縣裏請電工來修。因為線頭掉了,電工用鉻鐵焊線頭,謝正好在。電工隨便把鉻鐵放在架子上,鉻鐵滑落發熱。
回到家後,謝開始試驗用鉻在宣紙上作畫。鉻鐵畫在宣紙上,不是燒了就是點燃了。屢次失敗並沒有使他放棄。他想到用化學原料熏蒸宣紙,但達不到效果。於是他想起了用中草藥來治療宣紙。壹年多來,謝選擇了不同的中草藥。經過上百次熏蒸試驗,他終於找到了處理宣紙的方法,效果非常理想。在繪畫過程中,為了用勾、撚、搓、染、點、畫等手段將不同題材的繪畫內容燙在不同的材料上,他在鉻鐵頭上做文章。他特意請銀匠師傅制作平的和彎的銀頭,放在鉻鐵上進行創作。他作品中的各種物體和線條,疏密有致。從而產生有節奏和彈性的藝術效果。“密不透風,可以賽馬。”即表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有西方繪畫嚴謹的寫實效果。在三十多年的鉻畫藝術創作和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謝呢?我62歲了,還在堅持寫作。他以家鄉的母親河為依托,精心構思,以焦水墨畫的形式,用壹幅50米的畫卷描繪了大淮河,再現了淮河兩岸的美景。
謝鉻畫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