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滬劇流行於上海和江浙壹帶。東鄉調是壹種發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形成於清末的上海灘泉,其間受到蘇州灘泉的影響。後來,它采用了文明戲劇的表演形式,發展成為小型舞臺劇《屈伸》。1927之後,屈伸開始演文明劇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學會成立,屈伸正式更名為滬劇。主要有長腔長板、三角板、饋線板等。曲調優美,充滿江南鄉土氣息,善於表達現代生活。優秀劇目有《羅漢錢》、《鹿蕩火》、《壹個明星的相遇》等。
3.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發源於湖北黃梅,發展於安徽安慶。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也有專業或業余黃梅戲表演團體,受到廣泛歡迎。黃梅戲唱腔樸實流暢,擅長活潑抒情,表現力豐富。表演簡單細致,以真實生動著稱。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神仙眷侶》、《牛郎織女》、《淮陰的故事》、《女人徐》、《夫妻看燈》、《打豬草》、《柳井子》、《藍橋社》、《陸羽》、《王小六打豆腐》、《小溪店》等。
4.昆曲,又稱昆劇、昆腔、昆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壹,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身為翰林學士的關允石,深受漢族思想和文學的影響。他欣賞江南的風景,向往寧靜悠閑的生活。後來辭掉工作,隱居江南,改名“傅毅”,在錢塘以賣藥為生,自稱“魯花道士”。他擅長寫散曲。他創作的曲調在浙江漳浦傳給楊,後稱為“海晏戲”,流傳到明朝,是“昆曲”的開山鼻祖。自明朝中期以來,他統治了中國戲劇近300年。昆曲集唱、舞、武於壹體,以其字典典雅、臺詞委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在昆曲中,鼓和宴控制著演唱節奏,曲笛和三弦是主要伴奏樂器,其演唱發音為“中州韻”。影響較大且經常演出的劇目有:王士禎的《馮明集》、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柯南集》和沈京的《藝》。還有的《玉品記》、李漁的《風箏錯》、朱的《十五關》、孔的《桃花扇》、洪聖的《長生殿》以及其他壹些著名的折子戲,如《遊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懷古》。
5.淮劇又稱江淮戲、淮劇,是壹種古老的漢劇。起源於清代鹽城縣、阜寧縣,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區。清代中葉流行於淮安府(今鹽城、淮安)和揚州府。壹種說唱形式“門喊”是從農民的聖歌和田歌的“苗強”和“楊渺調”發展而來的,在當地漢族中很流行。它以壹首獨唱或二首二重唱的形式被稱為爾克孜,它只是用竹板拍擊。淮劇之後,又與蘇北漢族的“香戲”合演。後來又受到徽劇、京劇(稱惠家客)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了淮劇。
6.滑稽戲是漢劇的壹種新類型。抗日戰爭中期,上海曲藝獨角戲在中外喜劇、滑稽戲和江南地方戲的影響下逐漸形成。流行於上海、江浙很多地區,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滑稽戲的音樂遵循獨腳戲的“九調十八調”。滑稽戲的表演以獨腳戲、相聲等民間藝術的表演為基礎,也吸收了文明戲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