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汽車工業的趨勢已經成為發展的動力

汽車工業的趨勢已經成為發展的動力

汽車工業的趨勢已經成為發展的動力

“國家補貼”的終止,宣告新能源汽車將於2023年正式進入“後補貼時代”。不少業內人士對此憂心忡忡,認為新能源汽車面臨成本大幅上漲的壓力,或將把來之不易的市場拱手讓給傳統燃油車。事實上,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有了自己的發展勢頭,而這種勢頭可以歸結為潮流的力量。

首當其沖的是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的趨勢。公安部6月5438+10月65438+10月01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131萬輛,較2021增長67.13%。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註冊登記535萬輛,占新增註冊車輛總數的23.05%,比上年增長81.48%。新能源汽車新註冊量從2065.438+08年的654.38+0.07萬輛快速增長到2022年的535萬輛。更重要的是,這種快速增長是在“國補”離境有時間表的情況下實現的。早在2017年至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就開始逐步下降。2020年4月,財政部等四部門提出了漸變斜率下降的力度和節奏,並將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補貼標準原則上在上年基礎上分別降低10%、20%、30%。從2017年每輛最高6萬元到2022年1.26萬元,新能源汽車補貼壹直在下降。換句話說,“國家補償”的退出相當於壹次“軟著陸”,期間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走出導入期,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的新發展階段。

難能可貴的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正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顏景輝所說,在國內汽車市場,智能化、數字化也是吸引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因素。不難發現,無論是智能化水平,還是構建數字汽車生活,新能源汽車都遠遠領先於燃油汽車。從這個角度來說,更註重智能化的消費者,即使失去價格優勢,也會選擇新能源汽車。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的進程中,中國成為了這壹進程中的主導力量。2021年,中國企業獲得的新能源汽車相關專利超過3萬項,占全球總量的70%,而這壹趨勢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更加明顯:不僅中國汽車產業鏈在動力電池技術和智能駕駛技術上依然領先全球,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激增也足以顯示這壹趨勢。現在在歐洲,每10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來自中國。在今年的CES大會上,法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orvia表示,中國汽車制造商生產的每輛電動汽車的成本比歐洲汽車制造商低65,438+0,000歐元,具有壓倒性的成本優勢。中國車企比亞迪2022年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年銷量突破1.86萬輛。

不可否認,持續13年,累計超過2000億的國家補貼,是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強勢崛起不可或缺的關鍵助力。“國家補貼”的退出,必然會讓新能源汽車企業經歷成本壓力的陣痛。但在特斯拉“鯰魚效應”和外資股比限制逐步取消的考驗中成長起來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有信心面對挑戰。牢牢依靠產業趨勢的力量,深挖消費需求,抓住汽車改革下半場智能網聯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不斷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穩定供應鏈能力,集聚整合更多科技力量,加速行業優勝劣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將表現出更強的發展韌性,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上一篇:上海有哪些著名特色菜館
  • 下一篇:河南紙塑包裝袋廠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