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字由來:
1924年,王奕程的《豫劇通論》發表在《京華日報》副刊《戲曲周刊》上。當時他的文章不是專指河南梆子,而是指河南所有的劇種。直到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Xi安等地的民間報紙都用這個稱呼來指代河南梆子。豫劇名字的正式由來,還得從建國後說起。新中國成立後,河南梆子壹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不僅在省內流傳,在邊境省份也有流傳。
1950年,為了發展戲劇,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派人到鄭州招募了壹批河南梆子演員到武漢,組成了以王若愚(即陳素真)、王奎遠、黃忠祥為首的“人民河南梆子劇團”。
1951年,中南軍政委員會在武漢舉行春節聯歡會,河南梆子劇團演員李金格等人表演了《抄紅》。演出結束後,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鄧子輝會見了李京喜等演員。談及河南梆子,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別稱,河南是河南省的簡稱。我覺得叫豫劇比較合適。”同年8月,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前,將河南梆子改名為豫劇,“群眾河南梆子劇團”改名為“武漢群眾豫劇團”,河南梆子公開打豫劇旗號。1952年2月,首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在北京舉行。翔宇劇社的河南梆子戲參加了演出。在這次演出中,河南梆子的正式名稱改為“豫劇”,“豫劇”壹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此後,中國各地紛紛成立豫劇專業組織,迎來了豫劇的大繁榮時代。
第三,豫劇是中國最大的地方戲。2006年,國有專業豫劇團數量為167個,是20世紀後中國專業豫劇團數量和從業人員最多的壹年。從全國300多個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越劇(豫劇為第二名)並列中國戲曲前三。
鼎盛時期,包括西藏在內的全國幾乎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300多個專業豫劇團,業余豫劇團更是不計其數。豫劇曾被稱為“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為早期的演員都是用自己的聲音演唱,所以起腔合腔時用假聲翻起片尾音帶,也叫“河南賦”。“豫劇”這個名字最早是指河南的各種劇種。直到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Xi安等地的報紙都用這個稱呼來指代河南梆子。
新中國成立後(1952),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老藝術家的不斷改革創新,正式更名為“豫劇”,這標誌著豫劇藝術有了質的飛躍,開始了壹門成熟戲曲藝術的全面繁榮,豫劇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陜西、甘肅、新疆、臺灣省、安徽、青海、四川、江蘇、北京等地,是中國影響最大的劇種之壹。
從聲腔來說,豫劇屬於梆子腔系,豫劇主要有五大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叫“湘府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為“豫東調”,又稱“東調”;洛陽壹帶流傳的唱法叫“豫西調”,又稱“西府調”;流行於豫東南,稱“沙河調”,也叫“土邦”;新中國成立後,在楊蘭春等人的領導下,對豫劇四大地域流派的唱腔進行了全面吸收和大幅度改革,用科學的發音融入戲曲元素,形成了“摩登調”,又稱“現代戲劇派”。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豫劇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