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實施以來,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創新還遠遠不夠,傳統的練習仍然大量存在。具體表現為:實踐要求“壹刀切”,忽視學生個體在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心理等方面的差異;練習量還是太多,不乏簡單的機械練習,質量不高;實踐內容不全面,缺乏對生活實際的關註,與其他學科聯系不緊密;那麽應該如何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呢?全社會都關心提高教學質量。數學作業的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將新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如何才能精心設計小學數學的作業,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我覺得要註意以下幾點:壹、作業的針對性:實踐素質教育最重要的是面向學生,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我們要認識到並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作業的設計在範圍和數量上要有梯度、有層次、有彈性,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要讓學困生“吃好”,中等生“吃好”,尖子生“吃好”。比如在講授“分數乘積的逼近”時,可以通過基礎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等步驟依次設計作業題目。基礎練習: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這種作業是留給有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綜合練習:測量學校操場的情況,然後計算操場的實際面積,要求結果保留小數點後兩位。這種作業是留給中級學生的。拓展練習:“兩位小數的乘積保留兩位小數,近似值為7.38。具體值是多少?”這種作業是留給優等生的。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作業的“急行軍”現象。二、作業的趣味性:設計有趣的作業可以寓教於樂,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鞏固和加強了知識,又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輕松愉快。比如在做初等算術的計算題時,盲目布置計算題,機械重復練習,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增加學業負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計了兩組練習,每組四門課。我把每組問題的分數總和告訴學生,這樣學生做完就知道自己做對了沒有。做完第壹組,學生們馬上去做第二組。做的同學趕緊讓老師做第三組。三、作業量適量:教師要布置少而精的作業,在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舉壹反三,事半功倍。多做習題確實有暫時提高成績的作用,但是靠“題海”取勝太重,往往事倍功半。學好數學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不可能壹蹴而就掌握數值,這就決定了數學作業不能過度使用,不能簡單的熟能生巧,以量求質。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作業練習,並適當練習,這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手段。第四,作業的選擇性:學生在完成自己認為比較多的作業時,或多或少會有逆反心理。如果老師壹意孤行,強迫學生完整完成所有作業,作業質量難以保證,作業目的也難以達到。布置作業時,我大膽規定,學生不會做的題可以不做,只要做完會做的題,回答後面的問題。1.寫下妳在本次作業中獨立完成的問題序號,以及妳在他人幫助下理解並完成的問題序號。2.寫出這次作業中不會做的題的序號,並試著分析不會做的原因。3.妳在這次作業中運用了哪些知識?妳掌握了哪些技能?妳的大收獲是什麽?這樣教師可以快速清晰地掌握學生的作業情況和實際水平,為教師今後的教學指明方向,提供參考,同時學生也可以摒棄抄襲、自欺欺人的不良學風。總之,在布置數學作業時,要精心設計作業題,講究藝術和方法,結合實際,註重實效,這樣作業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不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
上一篇:沙溪古鎮簡介下一篇:清朝的官員皇帝為什麽要在脖子上戴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