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濟南面塑的傳承與發展

濟南面塑的傳承與發展

濟南面塑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民間藝術,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壹度流傳甚廣,在魯西南影響很大。濟南面塑是濟南工藝美術中最具地域特色的之壹。中國現代面塑藝術已被公認發源於山東菏澤,濟南面塑是菏澤面塑的正宗傳承地,但現在並不是很繁榮。

位於濟南西門附近的濟南民間藝術博物館,有很多濟南的面塑藝術家,也有壹些省內其他城市的面塑藝術家經常來這裏交流。據濟南面塑博物館館長劉學斌介紹,濟南有20多位面塑藝術家在中國享有盛名,其中壹些人還應邀到國外演出。他說,濟南的現代面塑創作始於建國初期,李芳閣和李芳清兩位著名面塑藝術家從菏澤來到濟南,成立了中國第壹個面塑組織,並開始教授和銷售他們的作品。從此,濟南的面塑藝術創作以獨特的面貌出現。

張福利是濟南民間藝術館面塑研究所副所長,從事面塑創作20余年。他說,現在喜歡面人的多是30、40歲以上的人,而更年輕的孩子,比如小學生、幼兒園小朋友,喜歡動畫片裏的形象,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很少喜歡,這些人是現在的主要消費者,所以這也是面人很難打開比較大的市場的主要原因。

說到濟南面塑的創作,以創作《大白菜》而聞名的溫文軍先生說,面塑的創作講究色彩搭配的快捷、準確、協調。以前的藝術家在創作人物面塑時不太註重比例,而今天的面塑已經更加註重這壹點,而且越來越快,越來越細膩,未來的發展將會是精、快、亮。他說,街上的“和面人”並不是真正的濟南面塑藝術,而是已經走樣了。這些“揉面人”以賺錢為目的,毫無創新,創作手法和題材都很庸俗。

資深工藝美術師董鳳琦女士認為,面塑不再是簡單的謀生工具,而是具有藝術欣賞和藝術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談到面塑的發展,董老師認為面塑不應該拘泥於老套路,必須與人們的生活和市場相結合,這樣才能擴大影響力,提高知名度。目前,許多大酒店都推出了壹些特色菜,如紅樓宴、金瓶梅宴、八仙宴等。如果能配上與人或動物有關的面塑,豈不是更有特色?既能吸引更多的人,又能提高宴席的文化品位和檔次,面塑自然成了壹道獨特的風景。這不是壹舉兩得嗎?

為此,山東CPPCC的壹些成員提出以下建議:壹是組織和聯系各種國外商業演出,將“面塑”推向市場,提高藝術家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民間藝術的美好前景,從而有興趣學習面塑藝術;二是在幼兒園開設“面塑藝術”等民間藝術手工課,讓孩子從小學習民間藝術;三是將“面塑藝術”等民間藝術拍攝成教學片,由電視臺少兒節目播出,達到宣傳普及的目的;第四,把民間藝術列入各級學校勞動技能或美術教學的必修課,鼓勵學生學習民間藝術,同時有關部門要積極研究開發具有民間藝術特色的旅遊工藝品,開拓國際旅遊工藝品市場,在挽救和發展民間藝術的同時形成規模化生產,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旅遊及相關部門要支持旅遊景區設立“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長街”,並對民間藝術人才實行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藝術家(大師)開館授課,培養民間藝術後備人才,獎勵為民間藝術傳承發展做出貢獻的民間藝術家。

據了解,由於濟南的面塑水平在全國處於較高水平,而且濟南的面塑技術自古以來就沒有中斷過,所以據說這在全國也不多見。目前國內很多壹流的面人藝術家都在濟南,面人的發源地在山東,所以策展人劉學斌認為濟南應該爭取“面人之鄉”、“面人之都”的稱號。

  • 上一篇:法國的生活水平如何?
  • 下一篇:深圳哪裏可以學散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