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誰知道關於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如何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探討(六)

誰知道關於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如何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探討(六)

如可打破傳統教育觀念,我認為首先給父母進行現代化教育理念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許多的家庭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建造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有些觀念是不正確的,不科學的,但是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壹點。

打破傳統教育觀念,接受新觀念

壹、教育終身化——家長要拋棄“學習是壹勞永逸”的傳統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新觀念

首先,正確認識終身教育。

其次,建立學習型家庭。

再次,科學指導孩子學習。

所謂“學習型家庭”是指家庭每壹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從實際出發配置壹定的學習時間,增加家庭教育投資中的文化投入和時間精力投入,形成家長帶頭學習並和孩子***同學習的良好的學習氛圍,終身教育實際上是建立學習化社會的過程,也就是說21世紀的家庭中教育學習應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並成為每個成員終身的需要與樂趣,做到人人皆學習之成員,處處皆學習之場所,事事皆學習之內容,時時皆學習之機會。而不是家長們“只要孩子好好學習,不要自己天天向上”。

並且家長教育孩子學會學習要重點把握三點:第壹、培養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熱愛學習才可能保持永不衰竭的學習動力,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可能保持學習的自覺性,也才可能終身學習。第二、培養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終身學習,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第三、培養孩子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時時事事處處學習,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特別是信息化渠道學習。

二、教育信息化——家長要拋棄“自己是教育權威”的傳統觀念,樹立“向孩子學習”的新觀念首先,家長要認識到信息時代孩子獲得知識渠道的多樣性。信息時代成人與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更為平等,在現行學校教育體制中,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很難自主選擇,但是在課外、校外、在家庭中,孩子對知識教育價值的選擇權利卻在增大,孩子可以選擇與自已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有關的知識;也可以掌握更豐富的知識來促進個人精神世界全面發展。

其次,家長要熟悉信息社會對孩子學習的要求。

再次,家長要與孩子***同成長,勇於“以孩子為師”“向孩子學習”

。隨著知識經濟浪潮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將會導致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也會壹不小心成為“功能性文盲”。

美國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米德從文化傳遞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的三種基本形式:前喻文化(指晚輩主要向長輩學習)、並喻文化(晚輩和長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之間)、後喻文化(指長輩反過來向晚輩學習)。21世紀的中國社會將是網絡社會和數字化的時代,親代心甘情願地“拜”子代為計算機、網絡“老師”的現象將習以為常,“後喻文化”的影響模糊甚至顛倒了傳統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位置,這種現象在社會學上被稱為“文化反哺”“反向社會化”

。其二、處於信息時代的孩子成長環境的開放性、受教育的多向性、知識獲得的多樣性,使他們比家長壹代更快、更好地掌握了新媒體技術。同時,在信息的學習運用上,家長不可忽視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身上蘊藏著天然的好奇性和影響成人世界的巨大發展潛能。

三、教育法治化——家長要拋棄“孩子是私有的”傳統觀念,樹立“平等、民主”的新觀念教育法治化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它包括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法制化兩方面的內涵。教育民主化已成為壹種時代潮流,樹立教育民主化的理念是兒童發展和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教育法制化是國家、社會對兒童合法權益的保護,也對家長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壹個重要內容。

教養方式民主化要求家長把孩子當作獨立、平等、發展的個體,表現為親子關系和諧、融洽,愛嚴有度、愛嚴相濟。尊重孩子的壹切權利和合理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個性發展。同時,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還要求家長必須具備較好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教育能力,特別要有自信和勇氣、理智和寬容、恒心和耐心、愛心和熱情等心理素質。有學者提出新時期的家長要樹立“聽話兒童是問題兒童”的觀念、“全面提高孩子素質”的觀念、“培養既會競爭又合作的現代人”的觀念。

  • 上一篇:月份天數的口訣是?
  • 下一篇:貴港旅遊景點大全介紹 貴港旅遊景點大全介紹壹日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