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質量定義不同,田口玄壹博士將產品的質量定義為:產品出廠後避免對社會造成損失的特性,可用“ 質量損失 ”來對產品質量進行定量描述。質量損失是指產品出廠後“給社會帶來的損失”,包括 直接損失 (如空氣汙染、雜訊汙染等)和 間接損失 (如顧客對產品的不滿意以及由此導致的市場損失、銷售損失等)。質量特性值偏離目標值越大,損失越大,即質量越差,反之,質量就越好。對待偏差問題,傳統的方法是通過產品檢測剔除超差部分或嚴格控制材料、工藝以縮小偏差。這些方法壹方面很不經濟,另壹方面在技術上也難以實現。田口方法通過調整設計參數,使產品的功能、性能對偏差的起因不敏感,以提高產品自身的抗幹擾能力。為了定量描述產品質量損失,田口提出了“質量損失函數”的概念,並以信噪比來衡量設計參數的穩健程度。
由此可見,田口方法是壹種聚焦於最小化過程變異或使產品、過程對環境變異最不敏感的實驗設計方法,是壹種能設計出環境多變條件下能夠穩健和優化操作的高效方法。[1]
“源流”管理理論。田口方法認為,開發設計階段是保證產品質量的源流,是上遊,制造和檢驗階段是下遊。在 質量管理 中,“抓好上遊管理,下遊管理就很容易”,若 設計質量 水平上不去,生產制造中就很難造出高質量的產品。
產品開發 的 三次設計法 。產品開發設計(包括生產工藝設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系統設計、 參數設計 、 容差設計 。參數設計是核心,傳統的多數設計是先追求目標值,通過篩選元器件來減少波動,這樣做的結果是,盡管都是壹級品的器件,但整機由於參數搭配不佳而性能不穩定。田口方法則先追求產品的穩定性,強調為了使產品對各種非控制因素不敏感可以使用低級品元件.通過分析 質量特性 與元部件之間的非線性關系(交互作用).找出使穩定性達到最佳水平的組合。產品的三次設計方法能從根本上解決內外幹擾引起的質量波動問題,利用三次設計這壹有效工具,設計出的產品質量好、價格便宜、性能穩定。
質量與成本的平衡性。引入質量損失函數這個工具使工程技術人員可以從技術和經濟兩個方面分析產品的設計、制造、使用、報廢等過程,使產品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社會總損失最小。在產品設計中,采用容差設計技術,使得質量和成本達到平衡,設計和生產出價廉物美的產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新穎、實用的 正交試驗設計 技術。使用綜合誤差因素法、動態特性設計等先進技術,用誤差因素模擬各種幹擾(如雜訊),使得 試驗設計 更具有工程特色,大大提高試驗效率,增加 試驗設計 的科學性,其 試驗設計 出的最優結果在加工過程和顧客環境下都達到最優。采用這種技術可大大節約試驗費用。
1.選定品質特性;
2.判定品質特性之理想機能;
3.列出所有影響此品質特性的因數;
4.定出信號因數的水準;
5.定出控制因們的水準;
6.定出幹擾因數的水準,必要的話,進行幹擾實驗;
7.選定適當的直交表,並安排完整的實驗計劃;
8.執行實驗,記錄實驗數據;
9.資料分析;
10.確認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