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行業對紫砂壺自有壹套分類方法,即將紫砂壺分為光貨、花貨、筋囊貨三大類。
光貨
凡壺身為幾何體、表面光素的紫砂壺都叫光貨。因制作這種紫砂壺坯時,要將器表修飾得極其平整光滑的緣故。光貨有圓器、方器兩大類。
圓器,即器的橫剖面是圓形或橢圓形,圓器的輪廓由各種方向不同和曲率不同的曲線組成,講究骨肉亭勻,比例恰當,轉折圓潤,雋永耐看,顯示壹種活潑柔順的美感。
方器,即器的橫剖面是四方、六方、八方等,方器的輪廓是由平面和平面相交所構成的棱線所組成,講究線面挺括平整,輪廓線條分明,展示出明快挺秀的陽剛之美。僧帽壺、傳爐壺、觚棱壺等都是明清著名的方器壺式。
花貨
又叫“塑器”,是以雕塑技法為制器的主要手段,器形有三類,壹類是仿植物之形為器,如梅段壺、松段壺、竹段壺等;第二類是仿瓜果之形為器,如南瓜壺、佛手壺、藕形壺;第三類是以動物之形為器,如魚化龍壺;還有以動物之形為流、壺把的,也歸於此類。此外,還有壹些帶浮雕根飾的紫砂壺,因裝飾浮雕做得很顯眼,也劃歸花貨。明代供春樹癭壺是已知最早的紫砂塑器。
紫砂花貨講究器形仿自然之形,惟妙惟肖,讓使用者在沏茶時能體會到巧奪天工的美感。清代初期,塑器風行壹時,其傑出代表是陳鳴遠,有束柴三友壺、南瓜壺、竹筍水盂、梅幹壺及包袱壺等傳世,構思巧妙,技巧嫻熟。
筋囊貨
又叫筋紋器,這是紫砂藝人的行話,他們把類似南瓜棱、菊花瓣等曲面形叫作“筋囊”,然後以這類“筋囊”為單元去構成壺形,並做到器表和器內壹樣,都是由生動流暢的“筋囊”構成的,口部和壺蓋的“筋囊”要上下對應、合縫嚴密,體現壹種數學般的精巧和秩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