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賞讀

賞讀

[小語的話]

?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壹種活動。漢族和壹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有許多反映清明時節的作品,就讓我們在這個落雨紛紛的時節,來欣賞壹下吧。

文人筆下的清明

詩詞中有許多以清明為主題的,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估計沒人不知道這首詩吧?不過,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其實並不像表面上那麽悠閑,而是有很深的家國憂思。

? 《清明》這首詩是杜牧的早期作品。唐代安史之亂,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出現了“荒草千裏”、“萬室空虛”的蕭條荒涼景象。杜牧《清明》詩中的“路上行人欲斷魂”,並非由於天陰下雨,正是反映了北方農村這種耕稼缺人的荒蕪現象。晚唐詩人杜牧,是壹位剛正秉直、情致豪邁、敢論大事、指陳利弊的文士,早年他懷才不遇,後遇宰相李德裕的賞識,才委他依次做了黃、池、睦、湖四州刺使,每任時間都不長,英年早世。同壹個時期,杜牧的《並州道中》有詩句:“行役我方倦,苦吟誰復聞?極目無人跡,回頭送雁群。戍樓春帶雪,邊角暮吹雲。如何遣公子,高臥醉醺醺。”詩中表達了杜牧的逃避,對困惑自我的安撫。消沈之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壹個思想強硬者的無奈。

晚唐統治階級腐敗,宦官專權,階級矛盾激化,農民義軍四起,在這種人跡稀少的混亂環境,杜牧的清明,折射出了晚唐北方農村苦難遭遇的生活縮影。不過我們依然陶醉在牧童、杏花和酒的詩意中,杜牧的清明,也讓我們憧憬著生活的美好。

? 此外,清明節有著“寒食”的習俗。原始社會,我們的先民們鉆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壹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對此,唐代詩人韓的《寒食》詩有生動描寫: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另外,還有許多寫清明的詩,也讓我們壹起欣賞壹下吧:

?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 ?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壹淚流。

?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 《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壹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

(宋)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壹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 《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由此可見,古人對清明是很有感觸的。

那麽,今人對清明感受如何呢?從作家們的筆下我們可以窺覽壹二。

張恨水 在《清明二題》中曾談到,清明祭墳的詩可謂數不勝數,卻有壹首據說是壹個農村漢子跪在墳前的呼喚,堪稱民間絕唱:“今日是清明,妳的兒子來祭墳。哭壹聲,叫壹聲,兒的聲音娘慣聽,為何不答應?”這短短幾聲“天籟”,真的是感人至極,催人淚下。

? ? 豐子愷 在《清明》中講述了幼年在老家桐鄉過清明上“大家墳”的情景。“清明三天,我們每天都去上墳。第壹天,寒食,下午上楊莊墳……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墳。這就是去上同族公***的祖墳。墳***有五六處,須用兩只船,整整上壹天。同族***有五家,輪流做主。白天上墳,晚上吃上墳酒……第三天上私房墳。”同時豐子愷也回憶了隨家人清明踏青的心情:“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裏,壹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遊五湖四海。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做無上的樂事。”他風趣地把這種踏青稱作“借墓遊春”。

莫言 在《檀香刑》中對清明節的描寫也是情趣盎然。他這樣寫道:清明那天,眉娘撐著壹把繪畫著許仙遊湖遇白蛇的油紙傘,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為了“要和高密城裏的女人們好好地賽壹賽”,讓男人們“看吧看吧看吧看”。

葉聖陶 先生有篇題為《過節》的短文,曾入選中學課本。文中描寫到父親輩、我、孩子們三代人對於過節跪拜的不同態度:“逢到節令,我們依著老例祭祖先……從前父親跟叔父在日,他們的跪拜就不相同。容貌顯得很肅穆,壹跪三叩之後,又輕輕叩頭至數十回,好像在那裏默禱,然後站起來,恭敬地離開拜位。所謂‘祭如在’,‘臨事而敬’,他們是從小就成為習慣了的。新教育的推行跟時代的轉變把古傳的精靈信仰打破,把儒家的報本返始的觀念看得並沒有什麽了不得,於是‘如在’既‘如’不起來,‘臨事’自不能裝模作樣地虛‘敬’,只成為壹種毫無意義的例行故事:這原是必然的事情。幾個孩子有時跟著我拜;有時說不高興拜,也就讓他們去。”文化傳承不是單純固守傳統,孩子心中的所謂“跪拜”已沒有封建迷信的意義,作者借以表明新教育的推行對時代進步的影響。文中那份浸潤於傳統節日活動裏的敬畏天地、敬畏祖先的虔誠,才是過節應有的文化心態。

鄉諺有雲“十裏不同風,九裏不同俗”,實在是很有道理的。在魯迅的弟弟周作人眼裏,清明節就顯得輕松溫暖了許多,他說: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掃墓其實也是壹件“有趣”的事。平時,人們忙於各自的事業,無暇去野外遊逛,只有在掃墓的時候才可以聚集在壹起出門,這大概也算是“片刻的優遊”了吧。他在《山頭的花木》中寫道:在舊時代裏,上墳時絕頂高興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清明壹到,婦女兒童歡天喜地,穿得漂漂亮亮去上墳,無形中構成壹道亮麗的風景。他在《上墳船裏》等壹些詩文中詳細描寫過紹興掃墓的風俗:“清明前後掃墓時,差不多全家出發,舊時女人外出時頗少,如今既是祭祀,並作春遊,當然十分踴躍。掃墓時候常吃的還有壹種野菜,俗稱草紫,通稱紫雲英。”“草紫苗鮮作夕供,船頭滿載映山紅。”周作人高高興興地記述了掃墓的食事,說,他家是墓前供十大碗菜,八葷兩素,所謂“十碗頭”。“燈籠蟹鷂去迢迢,關進書房耐寂寥。盼到清明三月節,上墳船裏看姣姣。(《兒童雜事詩》)”渴盼清明到來的迫切心情,懷念逝者不是理由,借此獲得壹次釋放心理壓力、親近自然的絕好機會,才是小孩最真的意念。

在《掃墓》壹文中,周作人論述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我們看某處的土俗,與故鄉或同或異,都覺得有意義,異可資比較,同則別有親切之感。”墓祭之目的,在於借助儀式來表達我們對先輩的感恩、對親人的懷念。與此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危機感,他擔心“此俗有點不能常保”,因為“近來人民以職業等等關系去其家鄉者,日益眾多,歸裏掃墓之事很不容易了,欲四方客未歸者上墳是猶勸饑民食肉糜也。”帶著遊子淡淡的無奈,同時也是對民間傳統習俗的能否傳承下去的擔憂。這壹點,值得千千萬萬個遊子認真反思。

對於清明節,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則另辟蹊徑。在半個世紀前,他有首《清明》詩:

“清明到了/處處桃紅柳綠/且別忙著去燒紙/還是給逝者獻束花吧……”

不忙“燒紙”,忙“獻花”,透露出老舍心憂天下為民請命的人生追求。社會在發展,我們的觀念更應該與時俱進,要大力提倡獻花、播放歌曲戲劇等安全環保、簡樸新穎的祭奠方式,積極弘揚移風易俗、文明祭奠的時代新風,把清明節過得更加“清明”潔凈,讓清明節回歸“清明”的本意。

清明節從來都是死亡與新生交織、歡樂與傷情***存的節日。伴著對故人的悠悠懷念,品讀作家筆下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清明節,讓我們對這個傳承兩千余年的特殊日子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認識。

(綜合西安晚報、海峽都市報、河池日報等)

  • 上一篇: 文人筆下的清明(清明節到了,妳不得不知)
  • 下一篇:誰知道有關信陽特色飲食文化的信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