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對溫州人來說,可是壹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它是壹年的最後壹日。同時,這也意味著團圓、歡喜和繁忙。
壹大早,人們就來到了菜場,開始采購年夜飯的菜品。這時的菜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壹般來說,這天買的菜都會盡可能豐盛,同時也都有會有美好的寓意。
到了下午,在把家裏打掃得幹幹凈凈——溫州人稱之為“撣新“的同時,大部分家庭都會貼好春聯,以壹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新年。整棟樓到處都是紅色,充滿了歡喜的氣氛。
差不多四點的時候,爺爺奶奶就開始忙活了,他們把曬幹的醬油肉收進來,蒸壹會兒後,和其他幾樣冷盤壹並,上到了餐桌上。待十來個冷盤全部擺好後,就開始做年夜飯的第壹道熱菜——炒年糕。按奶奶的做法,他會把黃年糕、芥菜、壹定的臘肉拌在壹起炒,寓意著“年年高”。這時,爺爺就會拿出只有在春節期間用的紅高腳碗,配上朱紅色的筷子和由紅色圖案的勺子,依次擺在壹層塵不染的桌布上,等待著我們壹家的到來。
大家都到了爺爺奶奶家中後,年夜飯就開始吃了。這時候桌上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冷盤在外圈,熱菜在裏圈。酒肉的芳香和五顏六色的菜品,贏得大家撐開肚子,壹個勁兒的吃。飯吃到壹半的時候,大家就互相開始敬酒了,杯子碰撞發出的.清脆聲,把歡喜傳遞到了酒桌上的每壹個人。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大人們就開始閑聊壹年中發生幸福的事,小孩子們也結伴玩了起來。
八點開始,春晚就來了,壹家人都圍在電視機前,興致勃勃地看精彩節目。搶紅包也開始進行了,雖然搶到不多,但大家仍樂在其中。
九點以後,孩子們就耐不住了,他們抱著眾多的“小金魚”“竄天猴”“小熊貓”等等,到樓下燃放了。煙花放起來後,壹條條明晃晃的金絲從噴射口飛竄出來,像開花了壹般。大人也有放煙花的,只不過比孩子們的厲害很多,這種像火箭彈壹樣,壹個壹個朝天空中飛去,到三十多米高後,自動向四周爆開,發出擊鼓似地巨響,分支成眾多五顏六色的細絲,朝四周飛散。
12點以後,鞭炮、煙花的聲音更多,也更密集了,溫州人稱這個時候叫打“關門炮”。
還有壹部分人,在這辭舊迎新之際,通宵守歲,見證新年的到來。
過除夕是壹個習俗,這個日子,溫州人壹向是很重視,它代表著美好的祝願和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