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7篇)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 每個人的家鄉的風俗都不同,妳的家鄉有哪些有趣的風俗呢?下面是我精心推薦的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篇1
我的童年是在麗水鄉下度過的,那兒每年中元節都要放河燈。媽媽不許沒有九歲的孩子去看河燈,怕出意外,再加上姐姐們每次看河燈回來,總是壹副滿足的樣子,我於是也覺得河燈是個極神聖極美好的東西了。
九歲那年的中元節,我被允許第壹次去看河燈。壹周前,我就開始興奮,天天拉著人家嘮河燈。
終於熬到了七月十五,天還沒黑,我就蹲在河邊等。我清楚的記得,那天的時間走的多慢:雲飄來又飄走,鳥兒已經飛了上百個來回,可天就是不黑。過了好久,姐姐才姍姍來遲。我催促她:“放嗎?放吧!”可姐姐卻只是故作老成地搖搖頭,說:“還不到時候。”我急了,但卻不說話,只是盯著姐姐看。她似乎也受不住我渴求的目光和河燈的誘惑,打開裝河燈的籃子,拿出幾個河燈。她做的河燈總是很精致:彩紙折成荷花的模樣,每壹片花瓣都是不同顏色,荷花中央用膠水固定了蠟燭。我不由聯想到媽媽說“荷花燈是用來悼念逝去的親人的”,心中油然生出壹股敬畏之意。姐姐點亮蠟燭,俯下身子,將河燈輕柔地往水中壹放,荷花狀的河燈便緩緩漂遠去,直至沒入壹片燈光之中。
來放河燈的人漸漸多起來,河燈便也增多了。幾十盞河燈匯成壹股彩流往遠處流去,然而沒過多久又瀟瀟灑灑地分開了,將被夜潑上墨的湖重新染成霓虹色,並帶著此岸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幽幽閃閃地飄向彼岸,燭光悠悠,溫潤而又神聖。
回到家後,我們還必須吃鴨子、喝茶。現在想來,那的確是極美好快樂的日子了。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篇2“細伢兒細伢兒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聽到這首歌謠,我就知道,家鄉的春節就要來了。
在臘八這天,人們都要喝上幾口熱乎乎的臘八粥。春節的序幕便由此拉開了。臘月下旬,人們便開始做過新年的準備了。買年貨、買新衣。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每家每戶都要祭竈神以庇護壹家平安和豐衣足食。臘月二十四,這是約定俗成的“除塵日”,全家人都壹起大掃除,辭舊迎新。除夕來到了,人們貼春聯、放鞭炮。從早晨開始,便不絕於耳。
春節的高潮來到了。無論是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壹大早,我就跟爺爺和奶奶道賀:“新年好!”中午之時,先祭祖,奉上自家做的飯菜。之後,便可享用午飯。吃完午飯後,我和家人壹起去親戚家拜年。無論遇到誰,都要說:“新年快樂”。每戶人家都準備了瓜子、葡萄幹等來招待客人。並還其樂融融的聊天呢。壹下午的拜訪結束了。家人們都給了我壓歲錢,我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夜晚來臨,鄰家的孩子正玩煙花呢,壹道道美麗的弧線在空中劃過。遠處,壹道道煙花在空中綻放開來,既明亮又格外美麗。春節,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至今,我還記得每壹年的春節,是那麽美好又快樂。
家鄉的春節,的確是壹個美好的節日。這是壹年中,人們最喜愛與向往的節日。每壹天都是熱熱鬧鬧的,也是團圓美好的。春節,它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篇3“咚咚咚……”聽,遠處傳來壹陣悅耳的聲響,這就是海南文昌送燈活動開始的前奏。俗話說:“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送燈,便是文昌特有的風俗活動。
文昌人之所以喜歡送燈,是因為在文昌方言中“燈”和“丁”同諧音,送燈便寓意著給他人送去“人丁興旺,福氣高照”的美好祝願,也是為了寄托希望子孫後代能平安成長的美好願望。加之所用的燈具外表五彩繽紛,燈身上印有“福”“壽”“囍”等吉利的字眼,更是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送燈壹般會選在公期或是正月十五這天進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規定,但確定下來後壹般都不會變。主持送燈活動的家庭被稱之為“燈頭”,“燈頭”根據村裏排定的順序輪流擔任。壹般“燈頭”家裏有幾位男丁,則制作幾架大燈,並掛立在大門外。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人們會提前把自家烹煮的文昌雞,放在供桌上,擺放得條理有序,意在祈求祖先們保佑後輩子孫身體健康,闔家歡樂。壹切準備就緒,送燈的隊伍會排成長龍,敲鑼打鼓地沿村遊行,壹路走到燈主家。
壹到燈主家,又迎來了壹個“重頭戲”。戲班的演員們奏起著美妙的音樂,從盅、盤、筷、匙為道具,巧妙地利用盅、盤、筷、匙展開特色十足的舞蹈。再加上撞擊盅、盤、匙聲的節奏,搭配著民間小曲,三人翩翩起舞,不禁使觀眾們為之喝彩,沈醉其中。
等戲班演員跳完了盅盤舞後,又迎來了壹個“重頭戲”。戲班演員念起對燈主壹家的祝福,伴著節奏或唱或念祝主人家五谷豐登、添丁發財的賀詞。色彩艷麗的戲服,詼諧風趣的表演,現場伴奏的器樂,恰到好處的配合,都能引得圍觀者的壹片喝彩。看著演員們熟練且美妙的動作,再看看演員們臉上那古靈精怪的妝容,在場的每個人笑容滿面,到處洋溢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送燈已有百年的歷史,更是成為了文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我喜歡送燈,也熱愛著家鄉的每壹個獨特風俗。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篇4“過新年,穿新衣,吃餃子,放鞭炮……”,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每個小朋友都喜歡熱熱鬧鬧過大年吧,每家每戶過新年時都有很多習俗吧,我們家過年也有很多有趣的習俗,妳想知道嗎?讓我來說給妳們聽聽吧。
貼春聯
我奶奶家原來在鄉下,貼春聯可不像城裏人家只貼在壹個門上,那可是個大工程。年三十中午前,家裏的男人們都要發動起來,把所有的院門、房門、倉庫門都貼上,連雞舍和牛棚都不放過。貼好春聯後,還要在大院的門口放壹根桃樹枝,表示全家人都到齊了,外人就不能來串門啦。
守歲
大年三十晚上,我可最高興了。吃完年夜飯,我就和哥哥放鞭炮,到村口看扭秧歌,然後就和全家人看電視,等著迎接新年的到來。終於,聽到了鐘聲響起,鞭炮齊鳴,我就趕緊去給長輩拜年收紅包啦。當然,除夕的餃子也是我盼望的,因為我們家的餃子裏面有錢呢,為了吃到餃子裏的硬幣,每次我都要把肚子吃的圓鼓鼓的,生怕吃不到錢啊。
拜年
年初壹早上,我還睡的迷迷糊糊的,就陸續有人到家裏來拜年了,我只好起床穿好新衣服,趕緊也和大人們去別人家裏拜年,拜年要規規矩矩的問好,不能亂跑亂跳的。在城市裏,人們都已經電話拜年,短信拜年了,可是在鄉下,還保留了到家裏拜年的習俗。
圖吉利
從小到大,我也過了好多個新年了,關於過年的吉祥話我也知道壹些了。比如,吃餃子的時候,餃子如果破了不能說“破”,得說“掙”了;還比如,年夜飯要吃桃子罐頭和杏罐頭,寓意逃離災難,幸福永遠;還有諸如年三十壹整晚都不能關燈啊,初壹不能掃塵啊等等,都是很多人家過年的習俗。
哦,對了,現在我奶奶家已經搬到了嶄新的大樓上,比原來的平房條件好多了,但是過年的習俗幾乎都沒變,壹樣沒變的還有我們這個大家庭其樂融融的溫情,壹想到壹家人圍著爺爺奶奶高興地說啊笑啊,我就迫不及待地要過年了,新年快來吧!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篇5“石溪久佳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每每提起端午,誰不是先想到那香氣撲鼻的粽子來呢?
當這美味的粽子入口後,不禁會想,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是怎麽來的呢?原來在我國戰國時期,有壹位非常受人愛戴的詩人和政治家——屈原自沈於汩羅江,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吊,後來當心憑吊的飯團被魚蝦所食,就想出用樹葉包裹飯團並外纏彩絲,慢慢地發展成了現在的粽子。
包粽子的工序也不簡單。首先要把采來的棕櫚樹葉子壹條條撕開來,然後壹段壹段結成繩子備用,再將包粽子的粽葉提早壹天洗凈並泡在水中使其變軟。第二天將糯米洗凈過濾掉多余的水,之後按家裏人口味拌上醬油鹽等備用。再就準備粽子餡:有芋頭的、有肉的、還有板栗的、豆沙的……這些備好後,拿出泡好的粽葉,兩片粽葉打底,加上壹勺糯米,放上自己喜歡的餡,面上再鋪壹層糯米,之後用另外壹張粽葉蓋上,最後用棕櫚樹葉做的繩子將整個粽子壹圈壹圈把它綁好,這樣壹個粽子就做好了。
粽子全部做好後就把他們放進鍋裏加上水先用大火煮,等水開了之後,那棕葉的香味,棕櫚樹葉的香味,還有糯米的香味,混合起來,慢慢的從鍋蓋縫隙裏鉆了出來,聞著這些香味,我實在忍不住,總是壹會兒就去聞聞,壹會兒就過去提起鍋蓋看看,並不斷的問外婆:“熟了沒,熟了沒?”外婆笑著對我說:“等壹會兒”。可沒過多久我又跑去問外婆,外婆笑瞇瞇的說:“再等壹會。”我就壹直這樣子等著、盼著,總覺得時間過的很慢。
終於,外婆掀開鍋蓋,對我說:“快來快來,新鮮粽子出爐啦!”煮好的粽子散發出了更迷人的味道,這味道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我,拆開壹個粽子咬上壹口壹股清香頓時間溢滿了我的口腔、沁入我的心脾……五月初五這天開始是為了紀念屈原,經過千百年後的發展今天成為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篇6我的家鄉是壹個小小的鄉鎮——張家港市合興鎮。但在這個小鎮中,卻流傳著許多風俗。比如新娘離開娘家時,壹定要痛哭,意示對娘家的依戀;來迎接新娘的新郎不能直接進入新娘家中,而要在新娘家門口等候多時,表示對新娘的真心。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過年時做饅頭與吃饅頭時的情景。
在我的家鄉,每逢過年都要做饅頭。饅頭做得越多越大就說明來年的運氣越好,財氣越旺。壹般做饅頭會選在過年前的某壹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圍著壹張圓桌坐在壹起,會包饅頭的包饅頭,會做饅頭餡的做饅頭餡,分工明確,井井有條。只見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年人,壹手抓起壹個面團,在手心裏來回的壹搓壹揉,然後兩手壹合,就壓成壹個扁扁的圓形,把餡放入其中,再把四周的邊壹拗壹擰,壹個饅頭就做成了。那些不熟練的人,就連抓起壹團面疙瘩也要壹段時間。做完了饅頭,就把饅頭壹個壹個地放入蒸籠中。大約蒸了壹個多小時,饅頭就可以出爐了,壹個個饅頭熱氣騰騰,那麽豐滿,活像壹個個挺著大肚子耀武揚威的將軍。這時,我們就會沖上去,搶饅頭吃,不管饅頭燙手不燙手,搶到以後就壹個勁地往嘴裏塞,喲,新出爐的饅頭又軟又香,別提有多好吃!有的小孩長得矮小,還沒來得及擠上去搶就被別人搶光了,只能在壹旁傷心地哭。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就會拿著壹個大饅頭,逗他說:“妳不哭,我就把這個大饅頭給妳。”那小孩便立即停止哭聲從大人手中搶過饅頭就吃,這時周圍的人看見那小孩狼吞虎咽的樣子,都會忍俊不禁的大笑起來。
可見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多麽富有樂趣呀!
家鄉的風俗優秀作文精選篇7按照家鄉過年的習俗,春節在正月初旬就開始了。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是壹年裏最冷的時候。壹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壹天賽過壹天。在臘八的前壹天姥姥就將大白雲豆提前泡在水盆裏;把白蓮子用熱水漲發,再去掉綠色芯。到了第二天,豆子就變得又圓又大了。熬粥時把白雲豆先下入煮20分鐘。然後再放些大米、糯米、麥仁、葛仙米、小棗、飯豆和栗子。這不是粥,仿佛是在展示壹年的收成。
這之後,街上便有小販擺攤賣東西了,各種蔬菜,各式各樣的玩具,顏色各異的衣服和形狀大小都不同的各色爆竹、煙火。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在男孩子看來,最能吸引他們眼球的,莫過於那些爆竹、煙火了。
正月二十三的小年似乎就是春節的前奏。在這壹天,全家上下都要打掃房子。小年也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這壹天,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壹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貼好,必須大掃除壹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麽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壹個星期的。大街上也掛起了紅燈籠。按照姥姥的話說,除夕把壹切該切出來的東西都要切出來,省得在正月初壹到初五再動刀,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過它也表現了我們確是愛和平的人,在壹歲之首連切菜刀都不願動壹動。
除夕是壹年的最後壹天。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這壹天,還要守歲,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們都是徹夜不眠。傳說太古時期,有壹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壹天換壹種口味,從磕頭蟲壹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壹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壹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壹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壹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蔔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壹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壹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壹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現在的除夕,人們壹般都在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結束後,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壹年也隨著到來了。這時各家都燃放起了煙花、爆竹。整個小鎮沈浸在無限的歡樂之中了。
正月初壹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早上,整個小鎮都顯得格外寧靜。到了中午,人們就開始相繼走訪拜年了。拜年壹般從家裏先開始。初壹的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壹些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也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俗傳正月初壹為掃帚生日,這壹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壹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姥姥總是大年夜將屋子掃除幹凈,年初壹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壹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到了正月初五姥姥和姨媽們要“送窮”,聽她們說:“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壹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壹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壹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陜西韓城壹帶,破五這壹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壹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元宵剛壹上市,就被人們搶購壹空。春節的熱浪再次掀起了壹個高潮。春節雖然很熱鬧,但是月光卻不夠明亮,在元宵節的這天晚上,月亮像壹輪月盤,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樸實的大地被月光照的紅火而美麗。吃過團圓飯後,大家便壹起出去賞燈,大街上的燈有的紅,有的黃。形狀也都不壹樣。
轉瞬間,又到了殘燈末廟。春節也在這壹天結束了。大人們又去忙自己的工作,小孩子也都去上學了。家鄉的春節雖不是過得那麽繁華,氣派。但卻使久別的家人重逢到了壹起,使老人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使孩子的心裏樂開了壹朵朵幸福、快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