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漆藝是重慶市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是中國四大漆器之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遠可上溯至商、周時代。其高超的技藝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是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重慶漆藝在繼承中國漢族傳統的漆藝工藝上,尤以研磨彩繪、金銀粉分光罩漆、彩色蛋殼鑲嵌、夾纻胎、堆漆塑像等極富地方特色工藝著稱,是集藝術和實用性為壹體的漢族傳統手工漆藝工藝品。
技藝簡介重慶漆藝在繼承我國傳統的漆藝工藝上,尤以研磨彩繪、金銀粉分光罩漆、彩色蛋殼鑲嵌、夾纻胎、堆漆塑像等極富地方特色工藝著稱,是集藝術和實用性為壹體的手工漆藝工藝品,由於其光潤堅滑,色彩富麗,裝飾紋樣豐富,技藝精湛。解放後,重慶漆器數十件漆藝作品被故宮博物院、英國維多利亞國立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也壹直被作為國家禮品用來贈送外國首相和國際友人而聞名於世。
技藝特色重慶漆藝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原料,以手工制作為主,漆藝的研習者不但需要悟性高,較紮實的美術基礎,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豐富的實踐經驗。要完整傳承整個工藝體系,在制作過程中需要靈活掌握重慶漆藝的特點,和三度(幹度、濕度、溫度)和“三變”的特點。非數十人精心學習十年不可。因此,這種傳統工藝的傳承無法通過現代學校教育的方式有效進行,只能憑借師傅帶徒的方式在實踐中進行“口傳心授”。
傳承價值由於受到市場經濟和外來文化大潮的沖擊等多種原因,再加上漆器生產的基本工序繁多,生產工藝復雜,操作程序多,技術含量高,大多數技藝人員已另謀行業或退休,所剩者寥寥無幾,使重慶漆藝目前深陷困境,後繼無人。有著傳統的“夾纻胎”(脫胎)、堆漆工藝、貼金、貼銀、分光、罩漆工藝、蛋殼鑲嵌工藝,被譽為“海內壹絕”的千年重慶漆藝,真可謂命懸壹線。重慶漆藝急需進行搶救、保護。
金漆鑲嵌相傳北京的金漆鑲嵌始於元代,興盛於明清兩代。它是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後再漆底上運用鑲嵌、雕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開彩、斷紋、刻漆、金銀、罩漆等裝飾技法。其中堆古罩漆是壹種彩繪和浮雕相結合的北京獨特的裝飾技法,它是在器身底漆上用稠漆描繪花紋,並貼金箔,圖案有隆起之浮雕感,然後通體罩透明漆而成。“古”既指裝飾題材的仿古,也是“鼓”(凸起之意)的通假。金碧輝煌的畫面隱現在大漆之下,使其呈現高雅、協調、明快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