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鋼鐵成型的方法有哪些

鋼鐵成型的方法有哪些

1.單半徑成型法

單半徑輥式成型法有圓周彎曲成型法、邊緣彎曲成型法和中心彎曲成型法三種,單半徑成型法是:孔型由壹個單半徑組成,成型機水平輥、立輥交替布置,帶鋼從水平輥、立輥中間經過,逐漸將平板彎曲成圓管。

2.圓周彎曲成型法

帶鋼整個寬度方向上同時彎曲變形,各架成型的彎曲半徑逐漸減小;邊緣彎曲成型法是從帶鋼邊部開始彎曲,彎曲半徑恒定,逐步增加變形角,以減小帶鋼中間部分的寬度,直到鋼帶成圓封閉;中心彎曲成型法是從帶鋼中心部分開始彎曲變形,彎曲半徑恒定,逐漸向兩側邊緣擴展,直到成圓封閉。

3.雙半徑成型法(綜合彎曲成型法)

采用兩種以上的基本變形法進行組合變形,但應用較多的是邊緣成型法+圓周成型法。管坯邊緣與圓周綜合變形的成型法,它以擠壓輥孔型半徑或成品管半徑為邊緣彎曲半徑,將鋼帶邊緣彎曲到某壹變形角,並在以後各成型架次基本保持不變,而帶鋼中間部分的彎曲成型則按圓周彎曲成型法進行變形分配。該方法成型過程較穩定,變形均勻,邊緣相對伸長小,成型質量好。

4.W成型法

粗成型段第1架或前幾架采用W反彎彎曲成型,帶鋼邊緣部分正向彎曲,中間部分反向彎曲,增加了邊緣部分彎曲弧長,使邊緣變形充分,管坯在成型過程中高度差較小,使邊緣相對延伸大為減小,避免了邊緣縱向伸長引起的鼓包,同時縮小了圓周速度差。

5.排輥成型

為了避免壹般連續式成型機組上帶鋼成型時發生的帶鋼邊緣相對延伸和縱向回彈變形,在水平成型輥之間連續配置許多小輥,以代替壹般的水平成型輥,使帶鋼邊緣能夠沿壹條平滑的自然變形路程進行。這些裝在壹個籠式框架裏的小輥就成為排輥。壹般排輥式成型機由1架預彎輥、1套排輥裝置、2架精軋輥組成。適用於較薄壁鋼管的成型。

6.CTA成型

是排輥成型的壹種。1987年由奧地利鋼鐵聯合公司研制。圓管成型系統由2個通用的預彎機架、1個彎邊機架和1個專門的CTA裝置4部分組成。CTA裝置由許多排輥連續作用,鋼帶穿過成型機後被連續、光滑的軋制成開口約為32°的開縫管,即排輥成型工藝,最後再進入精軋機架,在上輥帶有導向環的精軋孔型中完成精成型。機架調整自動化程度高,是直緣成型技術的壹種方法。前三部分均可***用,可節省換輥時間,減少軋輥消耗,提高生產效率。

7.FF成型

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日本中田機械制造所研制開發。其粗成型段永壹套***用冷彎成型輥即可完成機組所生產的各種規格。精成型段與傳統精成型機架相同。粗成型縱向變形采用下山法,水平機架第壹架為W孔型,以後各架為雙半徑孔型。邊緣及其附近的彎曲采用具有漸開線曲率的成型輥來實現,即不同外徑的鋼管用同壹套成型輥的不同曲率半徑的部位進行軋制。水平機架和立輥機架都由3個自由度,使管坯在成型過程中始終保持邊緣彎曲良好,中部彎曲借助邊緣彎曲力和中間助力輥來實現。該法管坯變形壓力小,成型質量好易於焊接。

8.FFX成型(柔性成型)

由日本中田機械制造研究所在FF成型技術的基礎上改進的新技術。其變形重點在粗成型段的邊部,使邊部彎曲達到鋼帶寬度的30%左右,同時在粗成型段均勻地完成鋼帶全部變形量的80%以上,且粗成型段每架成型輥孔型均采用壹組連續變化的多曲率曲線,這段曲線上含有所能生產焊管的孔型,使粗成型只要壹套成型輥就可以生產不同規格的產品,減少了成型架次和換輥時間。

9.TPF三點彎曲成型

根據直縫焊管變性規律采用部分成型法,第壹道采用“W”成型彎曲帶鋼邊緣;第二道水平輥彎曲帶鋼中部使帶鋼為“U”形;第三道水平輥彎曲“U”形的兩直線邊,使其接近雙半徑截面並送入立輥組隊帶鋼進行圓化變形。

10.UO成型

將鋼板邊部預先按要求彎曲後采用U成型機和O成型機兩次模壓成型,在O成型發生環向的壓縮變形(0.2%~0.4%),使開口管周向殘余應力均勻化。然後將O形管坯焊接後冷擴徑。其特點是產能大,年產能為30~100萬噸,適合單壹規模大批量生產,投資較大。

11.JCO成型

漸進式折彎壓力成型首先將鋼板的壹半壓成J形,再將鋼板的另壹半壓成J形,經多次壓縮後形成C形,最後從中部壓形成開口的O形管坯。然後將O性管環節後冷擴徑。鋼管生產靈活性大,特別適合生產中直徑的厚壁管,且投資較少。

12.RB成型(輥彎成型)

鋼板在三輥和四輥之間經多次滾壓彎曲,最終彎曲成所需的圓筒形狀。該工藝出現較早,多用於生產外徑較大(可達4500mm)、長度較短(3~6m)的壓力容器、結構管及水管,尺寸精度較差,產能較低。

13.螺旋焊管前擺式成型

成型器前鋼帶整體擺動,以調整成型角。機組不設活套,占地少,但只能間斷生產(卷對卷或對頭停車)。

14.螺旋焊管後擺式成型

成型器後鋼管大橋擺動,以調整成型角。通常設有活套,保證連續生產,占地較多,設備較多。

  • 上一篇:重陽節是什麽節日?
  • 下一篇:長鼓舞是中國少數民族什麽的傳統舞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