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管剪紙叫剪窗花兒,與結繩繡花捏泥人壹樣,就是壹個女孩們弄巧的玩意兒。
剪窗花是最簡單的,有圖樣子有紅紙就可以,工具要求也不高,只需壹把細小的剪刀。但作品出來,卻無比驚艷,大概鏤空的操作會將美放大吧。
至於圖樣,似乎從來沒為此事犯過愁,那時的女生會像集郵壹樣收藏剪紙,書本裏夾著剪紙圖案是最平常的事。
高手還會自己畫來剪。比如我姥姥,每年的窗花好多是她老人家自己創作的。生肖是常見的題材,還會應時應節剪別的內容,印象深刻的是端午節門上貼的五毒蟲,蠍子這可怕的蟲子,我是從姥姥剪紙裏認識的。
剪紙未必都是壹板壹眼照著圖挖空,有時也可以改動。
比如原圖中探春的發髻過於厚重,有點笨笨的感覺,左手肥厚類似佛手,雖然古代白描的手有這樣的,但生在探春姑娘身上,未免太過豐腴,肩膀也稍嫌寬厚,於是在原圖上進行修改,刻完後比較,感覺輕盈俊秀了不少。
有說剪紙不需要技巧,這是看熱鬧的外行話,真正會剪的能把細節剪得分毫畢現。
下面這個漪汾橋,原圖是很模糊的打印圖片,幾乎看不出立交橋結構,段雨昕參考了網絡圖,生生把漆黑壹片的橋梁結構給“摳”了出來!
還有褚欣妍的晉祠,聖母殿的鬥拱和魚沼飛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些地方不那麽光滑,大概是沒有換新刀片的緣故。
有些圖案不復雜,但漂亮,比如新疆姑娘
這套民族圖設計得都很美,上學期女孩們搶著刻。
最難剪的是古代美人,花卉和頭飾復雜,眉眼精巧,服飾線條細,曲曲彎彎,很容易扯斷。美人的五官是核心,運刀時力度必須把控好,刀尖稍稍用過了力,就會移位毀容。力度不夠,紮不透容易毛邊,力度大又容易錯位,破壞圖案。
不過,再怎麽精細的手工,說到底是個熟練。practice makes perfect。不苦練,指頭上培養不出感覺。
如今手下過了不少,自覺可以運刀自如了,即使燈光晦暗,也不會滑刀錯位,控刀能力日漸增強。
如此練下去,相信人刀合壹指日可待?( )?
立個flag:上半年紅樓12釵,下半年四大美人
紅樓十二釵已完五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