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古厝的建築特點是以白色花崗巖做臺基階石,其上大量使用紅磚紅瓦構建屋子主體,屋頂多為兩端微翹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細部裝飾十分精致。
“光廳暗屋”為閩南古厝的布局特點。中間廳堂寬敞明亮,為奉祀祖先、神明及會客的場所。廳堂後壁多用可開啟折合的大扇木門隔成,平時閉合與後軒分開。後軒可布置成小書齋,遇有貴客要事,也可延入後軒密談。有事時,可把大扇木門打開,把廳堂與後軒合並為壹,增大活動空間。
擴展資料:
閩南古厝為在閩南壹帶的傳統民居,在閩南語裏,“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
閩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轄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晉江、石獅、南靖、平和、雲霄、詔安、東山、漳浦、龍海、華安、長泰等地。各地古厝總體相似,但部分細節不盡相同。
鳳凰網——中國傳統建築閩南古厝的建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