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 南曲——又稱南音、南樂、南管、管弦,它有悠久的歷史,屬唐朝時期的樂種。南曲由指、譜、曲三大部分組成。南曲的藝術風格古樸典雅,委婉纏綿,是閩南最流行的壹種地方曲藝。據考證,早在壹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記載,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慶祝60壽辰,全國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獻藝,南曲也進京演奏,受到賞識,被授予“禦前清聽”的鄉匾和彩傘、宮燈,並賜給了演奏二胡的藝人以腳踏金獅的龍遇。這種古老樂曲用琵琶、洞蕭、二胡、三弦等樂器吹奏,樂曲優美抒情,富於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駿馬》、《三更人》、《感謝公主》等,均灌成唱片,發行於海內外。
歌仔戲 是流行於閩南、臺灣和南洋華人聚居地的戲曲劇種,其曲調來 自民間,是流散在街頭、茶室的曲調,唱詞是群眾的語言,唱腔道白用廈門、漳州方言合成的臺灣腔,易學易懂、易唱,易聽。歌仔戲又名鄉劇, 是閩南地方代表性劇種。1662年大批閩南人隨同民族英雄鄭成功移居臺灣,帶去了“龍溪錦歌”、“安溪采茶”和“同安車鼓”等民間音樂藝術,出現了“歌仔館”。明末清初,受梨園戲、高甲戲和京劇等劇種影響,逐漸形成獨特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先在臺灣流行,1928年後傳回閩南,經民間藝人的改革創新,再取名“鄉劇”。這種戲曲唱詞通俗樸實,唱腔活潑動聽,深受群眾喜愛。廈門歌仔戲劇團的名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被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曾由香港長城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影片發行東南亞,其它劇目如《火燒樓》、《五女拜壽》、《殺豬狀元》、《啞女告狀》、《白蛇傳》、《真假太子》等也已制成電視戲曲片。
高甲戲 是閩南的壹個地方戲曲劇種,其特點是常用插科打諢的對答 形式和風趣、幽默的韻語對唱,使人發笑,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高甲戲中的醜角表演最為出名。高甲戲源於泉州農村壹帶。相傳在明末清初,泉州府沿海漁村,每逢迎神賽會,人們以舞獅隊的武打為基礎,配以“水滸”故事,表演“宋江戲”。接著吸收了梨園戲、傀儡戲、布袋戲的唱、做等表演手段,發展成文武合演的“合興戲”。清代末期,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陽腔和京劇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廈門市高甲戲劇團在閩南城鄉享有盛譽。1960年曾參加全國巡回演出,並到北京參加國慶獻演。傳統劇目有《審陳三》、《挑花搭渡》及現代戲《竹杠》,有的已拍成電視戲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