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陜西秦腔
秦腔又稱亂彈,是中國戲曲曲種之壹,源於西秦腔,如今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象梆子聲),是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的聲腔體系。
秦腔開創戲曲音樂中板式變化的結構方法,是最早的板腔體聲腔,也是梆子腔系統的母體。現在北方各地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著***同的特征。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秦腔的表演自成壹家,角色體制有生、旦、凈、末、醜五大行,各行又分多種,統稱為“十三頭網子”。
2、華陰老腔
老腔是壹種板腔體戲曲劇種,是 皮影戲的壹種,唱戲人在後臺是皮影戲,唱戲人跑到前臺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於陜西省華陰市的雙泉村。據《華縣誌》載: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調,於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於華州(今華縣)。
華陰市東臨潼關、西接華縣、南依秦嶺與洛南縣接壤、北隔渭水與大荔縣相望的獨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獨特唱腔特點。老腔名稱之來源說法有二,壹是與當地流行的其他劇種相比,年代較早,尤其是音樂顯得古樸悲壯、沈穩渾厚、粗獷豪放,為古老之遺響,所以稱為老腔;二是由於它是從湖北老河口的說唱傳到華陰演變而成,所以取老河口第壹個字來命名為老腔。
3、陜北秧歌
陜北秧歌,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是流傳於陜西、陜北高原的壹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傳統舞蹈,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合成新的獨特的舞種,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隨雙臂大幅度扭動,整支舞蹈熱烈而充滿歡快的氛圍。
陜北秧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陜北秧歌舞,歷史悠久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言時較陽,春歌以樂。"《延安府誌》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4、皮影戲
皮影戲被許多專家認為是 中國各類影戲的 鼻祖。 2006年2月, 華陰老腔被確定為中國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老腔皮影戲源於華陰市(1990年前為華陰縣),流行於 渭南市各區、縣及山西 運城市、 河南三門峽市相鄰的黃河金三角地區。
老腔是皮影戲最早的唱腔,因為她在華陰、華縣壹帶形成時間較早,與隨後形成的碗碗腔(時腔) 相比, 顯得古樸粗獷,故稱老腔。關於老腔的得名,另外還有其他的說法。老腔的特點:壹是唱腔豪放激昂,鏗鏘有力,具有陽剛雄渾的韻致。
二是演出中時常出現吶喊助威,幫唱(拉坡)的唱法,因此,被稱為“滿臺吼”;三是在雙方對打及緊要時刻,用 驚堂木擊板伴奏,以增強氣氛。當地人們形象地說:“拉坡號子沖破天,棗木壹擊鬼神驚。”
5、寶雞社火臉譜
陜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陜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壹。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樸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 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驅儺、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社火常被人們叫著“看戲”,即“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