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構成,也稱空間構成,是以壹定的材料、視覺為基礎,以力學為依據,將造型要素按照壹定的構成原則,進行三維度的立體空間構成。它是以點、線、面、對稱、肌理由來,研究空間立體形態的學科,也是研究立體造型各元素的構成法則。強調的是“構想和感覺”,其任務是揭開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闡明立體設計的基本原理。立體構成有半立體構成、線立體構成、面立體構成、塊立體構成和綜合材質立體構成。
立體構成是研究空間立體造型的學科,是進行立體設計的專業基礎,只有學好了立體構成,才能更好地掌握其它立體設計。
·? 培養立體感覺,提高造型的構思能力和表現技巧;
·? 探索立體形態各元素之間的構成法則,熟悉各種材料及加工方法、技巧;
·? 提高對立體形態的敏銳度、欣賞素養和創作能力。
1. 立體構成是以抽象的形式語言去表現社會現象和自然形態。在現代藝術美學中,這種構成的抽象美是傳統藝術具象美的升華,是人類在總結了歷史美術的發展規律基礎上產生的;
2. 培養三維立體感覺,把握物體的體積量感。對各種形態的造型進行“簡化”,以最簡單的方式簡化到幾何形塊中去,用立方體、圓錐體、球體、矩形體等形狀來塑造實踐;
3. 掌握立體形態中最基本的元素:點、線、面的造型手段。任何形體都可以還原到點、線、面的構成中,並且從分割到組合或從組合到分割地去變化進行。既可表現形態造型實體,又可表現實體中的空洞虛體;
4. 運用綜合材料,選擇加工工藝,把握形態傳遞方式,從而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
5. 從造型審美向觀念設計拓展。
材料是立體構成的物質基礎,離開了物質材料,立體構成的創造性思維就難以在現實中實現。在立體構成中的立體造型要依賴於物質材料來表現,物質材料的性能直接限制了立體構成的形態塑造,同時,物質材料的視覺功能和觸覺功能是藝術表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賦予了材料肌理不同的心理效應,比如粗糙與細膩、冰冷與溫暖、溫柔與堅硬、幹燥與濕潤、輕快與笨重等。材料可分為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
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造型材料。自然材料的原始、質樸、清馨和生命力深深地感染著人們的內心,給人以親切、舒適、自然的感受。常見的自然材料有:木材、石頭、泥土等。
人工材料: 人工材料是指通過人為因素合成、生產、制造出的造型材料。人類對材料的應用並不滿足於有限的自然材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在不斷地尋找、發現、生產著人工材料,常用的人工材料有:塑料、金屬、玻璃、紙材等。
·? 立體構成所研究的對象是立體形態和空間形態的創造規律。立體構成以產品設計、建築設計、舞臺設計等所有立體設計所***同存在的基礎性、***通性問題作為研究對象。
·? 學習立體構成,首先是理解並學會運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研究、探索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掌握壹定的造型方法;了解材料對設計形態的影響,掌握壹定的材料工藝技巧。
·? 立體構成的探求包括對材料形、色、質、空間規律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強度的探求,加工工藝等物理效能的探求。
形態要素: 由材料形成的點、線、面、體、空間;
概念要素: 塊體、線體、面體;
視覺要素: 形狀、大小、色彩、質感與肌理;
關系要素: 位置、方向、空間、時間、節奏、韻律、秩序、重心、骨骼。
(1)平面構成的點、線、面是有位置、長度、寬度而無厚度的二維形態;立體構成的點、線、面是有位置、長度、寬度且有厚度的三維立體形態。
(2)平面構成是把概念性的幾何學上的點、線、面、體加以視覺化;而立體構成除了把它們視覺化外,還把它們加以觸覺化。
(3)平面構成的點、線、面、體是從壹個方向上去表現;而立體構成的點、線、面、體則是從它任意方向加以表現。
(4)平面構成表現的是想象的中心、位置、方向、形體和空間;而立體構成的點、線、面、體表現的是真實存在的中心、位置、方向、形體和空間。
對比與統壹
對稱與均衡
比例與習慣
穩定與輕巧
節奏與韻律
重復與漸變
立體構成在現實生活中和設計實踐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對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美化生活環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廣告設計: POP廣告、超市促銷貨架、路牌廣告、廣告立牌、臺歷、賀卡、生日卡、書籍等;
包裝設計: 包裝盒、包裝箱、包裝瓶、包裝罐、包裝籃;
工業設計: 工業產品設計是通過工業手段生產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內容豐富。由於人的需求是由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決定的,它壹方面有基本的使用需求,另壹方面含有在使用當中產生的心理美感的需求。燈飾設計、桌子椅子、貨物架等;
服裝設計: 立體造型衣服、裙子、帽子等;
建築設計: 體育館、科技館、展覽館、廠房、住宅、室內裝飾設計;
公***藝術設計: 城市中的各種雕塑等。
聯系
立體構成是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的延伸,平面構成中的重復、漸變和色彩構成中的色彩關系都可以運用到立體構成中。
區別
平面構成、色彩構成是在平面的基礎上進行的構成藝術,立體構成是立體三維構成方式,所處空間與位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