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江南壹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又叫清明果,是我國江南和上海壹帶清明節時的祭祖食品之壹,因為其色澤為青綠所以叫作“青團”。
青團外皮松軟,肉體松糯,不甜不膩,味道清香,有青草香氣,有點黏但不粘牙,青團的夾心多為豆沙。
青團始創於宋代,是清明節的寒食名點之壹,當時叫作“粉團”,到了明清開始流行於江浙和上海,後來青團的祭祖功能逐漸淡薄,而更多的人把青團當作春天的時令點心來食用,也用以饋贈或款待親友。
青團子是用壹些野菜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糅合,然後開始制作團子。野菜主要是嫩艾、小棘姆草、泥胡菜、艾蒿和鼠曲草等。
泥胡菜汆水後色澤碧綠,以前常用,後來用的已不多見。放入大鍋後,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
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壹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便做好了。
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還是江南壹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在江南壹帶的民間食俗中格外重要。
江南吃青團最早也可在周代找到線索,《周禮》記錄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的規矩,於是百姓熄炊而“寒食三日”。
寒食三日充饑傳統食品中有壹種“青精飯”,寒食節時,人們采摘陽桐葉,以細冬青染飯,所成之飯色青而有光。
當時這種青精飯用以祭祀,隨著制作方法的更新,後來逐漸轉變為青團。在當時的集市上也有賣青團熟藕的冷食,人們爭相購買後,將其作為祭祀祖先的用品。
浙江省臨海市的青團上色壹定要用壹種叫“青”的野菜,蘇州、杭州這些地方壹般用青菜汁、嫩絲瓜葉汁增色,將“青”煮熟搗成汁與糯米粉和在壹起。
“青”也叫鼠曲草,正因為有了青使得臨海的青團有別於其他地方的香味。臨海青團的餡料有鹹、甜兩個樣式,甜的為豆沙,而鹹的則是豆腐幹丁、筍丁、肉丁、鹹菜等。
為了能使鹹、甜兩種樣式分清,甜的包成圓形而鹹的包成餃子狀。最後用鮮楮樹葉墊到底下用蒸籠蒸15分鐘就完成了。
制作青團的方法還有很多,其壹是把艾草洗幹凈用水焯壹下,在焯的時候,可以加壹點點石灰水,這樣能去掉苦澀味,如果不加,就多洗幾遍。然後加點水,打碎就可以得到艾草汁了。
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比1的量調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團,然後加入豆沙餡,包成小孩拳頭大小的團子。最後壹道工序就是上火蒸。
蒸熟後把青團放涼了,就可以吃了。制作好的青團食用起來清甜甘香,軟糯可口,帶有艾葉香氣。
方法二是用艾草摘取嫩莖和葉,洗凈後放入加有堿水的沸水中,堿水具有保持青綠顏色的作用,煮沸後待艾草發軟後撈出,濾出汁水待用。
做青團之前再用清水洗去堿水,再把這些漂洗幹凈的艾草用紗布包著擠幹水分後用刀斬碎,再用手掰成壹小戳壹小戳的待用。
糯米粉與秈米粉以1比1的比例對和後加水和至半潮,把粉放入大蒸籠,粉頂上放艾草,開始放在鍋裏蒸熟。待鍋中的青團香味四溢時,就表明食物蒸熟了。
此時,就要端起蒸籠倒到石臼中,男人手握大石杵,先用小氣拈,把艾草和粉拈在壹起。拈完以後,男人搗、女人在壹邊翻著粉。每搗壹下就要翻壹下蓋住搗出來的窟窿。
最後,粉變得黏滑沒有顆粒感了,就可以拎到盆裏放在桌子上了。這時要趕緊趁熱“捉”,把這個半成品拉出來再從拇指與食指間擠出壹個小團,拍扁了裹上金黃色的松花粉,壹個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團就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