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
對於音樂這門學科來說,教學方法是最重要的,那麽怎樣才算是好的教學方法呢?下面我就帶大家壹起去看看吧。
壹、研究背景
音樂學科的有效教學是通過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使學生學會唱歌、聽賞、演奏、表演的方法、具有壹定的評價能力等。要達成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充分利用課堂評價等方面下功夫。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也隨之湧現於教育教學當中,這給我們的音樂課堂也帶來了壹片勃勃生機。自我校開展新課程改革以來,老師們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創導新的實踐,在這幾年多的時間裏,我們擔任小學音樂學科的教學工作,從中聽了多次關於學習新課程的講座,也觀摩了多堂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每壹節課幾乎都是那麽的理想和完滿。然而當我們興致勃勃地回到自己的音樂課堂的時候,卻發現,很多音樂課堂教學仍然呈現出單調、枯燥、繁瑣與壓抑的狀態,學生音樂素養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在常態教學中,?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現狀依然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狀態低迷,學習興趣漸失,學習能力低下,主動精神與創造力缺乏。課堂上沒有了生命活力的煥發與學習主體個性精神的張揚,課堂上感覺不到學習者的愉悅。卻發現完全不能達到象他們那樣完滿的課堂效果!細想,是自己教育教法不妥?是學生素質太低?是師生配合不密
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裏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更好地感悟與體驗音樂文化,增強音樂學習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這就需要教師合理組合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課堂上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現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如何應對各種新課改理念做到融會貫通,逐步形成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如何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來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我們不禁自問:我們的教學方法有效嗎?我們的教學方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進而追問:什麽樣的教學方法能促進有效的教學?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我們據此,我們提出了?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這壹課題方案,我們將著眼於促進學生健康、長遠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生長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分析和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為抓手,重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價值觀,探究優化音樂課堂教學的技術策略,從而大面積地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研究的設計思路
(壹)對關鍵概念界定
1.有效
主要是通過教師在壹段時間的音樂教學後,學生獲得的音樂或與之相關具體的進步或發展。
2.教學方法
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音樂的所有行為。
3.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專家認為:從專業角度說,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發展。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發展就其時間而言,有當前發展和終身發展,任何壹個有效教學方法必定要促進學生當前發展,同時對學生長遠發展也會有影響。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壹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麽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本課題以現代教育學與小學音樂新課標為指導,關註學生的學習音樂的過程,關註音樂教學效益,建構有效音樂課堂教學的策略,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的***同發展。具體目標分為三個方面:
壹是通過課題研究進壹步明確小學音樂有效課堂教學方法的特點和規律,探索總結壹套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小學音樂有效課堂教學方法策略體系,形成學校有效教學特色。
二是通過課題研究改變學生學習音樂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實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自主探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音樂學習方法,提高音樂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競爭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成為會學習會創造的智慧型人才。
三是通過課題研究進壹步更新教師的音樂課堂教育觀念,提高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促進音樂教師在小學音樂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中實現專業成長。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著力於現實的音樂課堂教學考察,結合自己學校學生對音樂的壹些基本知識了解甚少,對歌曲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很差的特點,使我覺得作為壹名小學的音樂教師要想取得音樂課堂教學的真正實效,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教學原素,就必須得擁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摸索出適合小學學生學習音樂的方式方法,這對小學音樂的教學更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四)研究的理論依據
1.現實依據
我校是壹所地處農村和城市相結合的學校,近幾年來由於我校生源問題,因此如何使我校的音樂教學在二期課改中得以提高和改善,全面提高我校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和創新精神成為我校教育發展的壹個重要目標及研究的重要依據。
2.現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由於建構主義學習活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且是真實的,因而學習者就更具有興趣和動機,能夠鼓勵學習者進行創造性思維,並較好培養個體的學習風格。因而在研究中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具有現實意義與實踐意義。
3.創造教育的理論依據
創造教育研究認為,凡是智力正常的兒童人人具有創造潛能,在支持的環境與適合的教育條件下,這種潛能就會轉化為自我實現水平的創造力。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形式,來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及自我創新能力的培養。
4.音樂學科教學論依據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壹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壹,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壹門必修課。它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註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在研究中做到讓學生學了音樂更有朝氣;使學生更有智慧;使學生更有創意;使學生思維更活躍;使學生音樂素養更有內涵;最終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
5.兒童心理學理論依據
小學生感知事物較籠統,往往只註意表面現象和個別特征,時空特性的知覺也不完善,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知覺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顯發展。這個時期,無意註意起重要作用,但有意註意迅速發展,並且逐漸在學習和從事其他活動中占主導地位。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在課堂中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合作學習的熱情。
(五)遵循的原則
1.興趣性原則
小學音樂課的教學要註意兒童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向學生展露新奇、有趣的音樂、律動,能使學生產生很大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產生積極了解音樂和感受音樂的需要與動力。
2.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遵循教學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壹種教學原則。貫徹這壹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首先,要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想辦法保持其穩定性和持久性;然後,創設讓學生?質疑?的問題和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養成習慣;再次,教給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自我探究的能力。
3.實踐性原則
音樂教學的原則是要壹切學生必須通過動壹動、練壹練、唱壹唱、欣賞欣賞來體驗、感悟音樂的魅力。在動、練、唱中培養學生的樂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和欣賞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4.創造性原則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征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與創造性人格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
5.全體性原則
(1)讓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學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進步
(2)對每個學生負責,?讓每個學生都擡起頭來走路!?不讓任何壹個學生掉隊
(3)我們特別強調的是,不能讓班上音樂表現較差的學生淪為陪讀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教師讓他們答問要留心為他們創造能夠獲得成功和自尊的機會,使他們感到自己可以回答以往只有好學生才能回答的問題,從而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三、研究內容
構建有效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2)音樂課堂常規訓練有助與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
(3)舞蹈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學習小學生心理學、小學音樂課程標準、音樂教學理論,收集有關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情報資料。
2.調查法
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目前小學學生學習音樂的狀況,了解他們對本課題的看法,以及在課題研究中學生的變化情況。
3.行動研究法
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不斷調整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理性指導下進行研究實踐,把研究實踐上升到理性高度,實施研究計劃,完成研究任務。
4.個案研究法
選擇典型學生建立個案進行追蹤研究,從而檢驗和了解課題實施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情況。
5.經驗總結法
在前期文獻研究、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項目研究報告,並把研究成果有機滲入到小學各年級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
五、研究步驟
提出問題?制定課例內容?實施課堂教學?課後評價反思?修訂教學方案?再次實施課堂教學?評價反思
先有教研組全體成員提出在日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然後由教研組集體制定課例內容,由壹位老師進行課堂教學組其他成員聽課緊接著是集體研討,進行說課自評他評,並對做課老師進行置疑,然後集體進行二次備課,針對提出的或存在的'問題商討對策,制定教學方法,由這位老師進行二次做課,然後再次進行評價反思,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效果如何?那些問題還沒有解決,總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
六、課題研究預期成果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性的研究》
七、研究成果及其分析
1.推進備課改革
首先,學校作了兩個層面的改革。壹是在全校推行了校級領導隨堂聽課制度。由教導處每周統壹安排校級領導和中層分組聽課,對被聽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摸底、指導。對優課教師加以表彰和鼓勵,對差課教師繼續跟蹤指導,以聽課來促進教師認真備課。
二是在課題組改進了備課的設計和過程。首先是改變備課的格式,在教案的內容欄裏增設了?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教學方法與學生學法?這樣兩塊,顯然這是與本課題緊密相關的。其次,以往的校內教研活動常常是執教者獨立備課,呈現的是壹種個人的努力。為了加強指導,進壹步提高研究課的質量,我們實施了合作備課。由壹名課題組骨幹成員和壹名壹般組員組合成對,提前對教材和教法進行切磋指導。實踐證明:這些改革是富有成效的。
2.改進研討課
為了使音樂研討課真正獲得研討的價值。我們采用了專題研討、壹課多教、同課異教等研究的策略。
(1)主題研討
課題研討有了明確的主題,才能充分發揮研討的價值。主題的選擇可以從教師普通關註的問題入手,然後加以提煉而成。如音樂教學的研討主題有?小學音樂課堂常規訓練?、?歌曲與舞蹈的整合?、?音樂課堂有效問題的設計?、 等。主題的設定者可以是課題組長,也可以是執教老師。我們壹般圍繞壹個主題研究壹個階段,開出幾堂研討課,從而使教師對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積累了壹些感性的操作經驗。
(2)壹課多教
壹般來說,我們要求研討課都有壹個試教的過程,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設計,然後才能推出比較成熟的課。如 韓慧老師執教的研討課《吹起羌笛跳鍋莊》試教了二次。這種對壹堂課的反復研究,體現了我們求真務實的研究態度,也有力地提升了我們對教材及課堂的把握能力。
(3)同課異教
同壹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師來教,稱為同課異教。如韓慧老師和劉靜對《木瓜恰恰恰》異教得到了大家的贊許。她們對教材***同鉆研,又嘗試通過不同的教學設計來執教,體現了她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識,體現了她們對教學個性和學生特點的正確把握。
3.提倡互動評課
評課是實驗教師理論素養的體現,它需要教師用理性的眼光來觀察,用內化的理論來闡述。為了促進每位教師都能積極參與評課,我們要求聽課教師聽課後撰寫壹份評課稿或提綱。在評課中,我們除了先請執教者說課,還主張向執教者質疑,問他的設計思路、問他的設計意圖、設計理念。這種積極互動的評課氛圍常常感染著每壹位參與的教師,無論對執教者還是評課者,都是壹種激勵,壹種歷練。
(二)總結了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有效性的幾點策略:
1、《音樂課堂中唱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教師:黃艷玲
研究成果:
(1)、學生歌唱時間要充足,教師示範引領到位,加強了感悟體驗。
(2)、教學中註重學生對歌曲的演唱技巧指導。
(3)、歌曲的表現形式要多樣,讓孩子快樂歌唱。
2、《略談創造情境教學讓學生融入音樂》教師:丁學義
研究成果:
(1) 組織教學,創設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
(2) 感受情境.
(3) 用豐富的多媒體展現情景
(4) 創設?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情境.
(5) 表現情境.
(6) 拓展轉化情境.
3.《創設音樂學科特色常規教學》教師:韓慧
研究成果:
(1)、用音樂去指揮學生。
(2)、速度變化的運用指揮學生。
4、《舞蹈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策略的有效性》教師:劉靜
研究成果:
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年齡特點、歌曲內容、風格、情景的不同,采用先歌後舞、先舞後歌、或者穿插式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覺得簡單而有特色的舞蹈動作,會使壹堂單調乏味的唱歌課充滿生機,學生積極性高到極點。不僅學的快也學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