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風俗元宵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俗元宵節作文1元宵節起源於漢代,相傳漢文帝在平定“諸呂之亂”後繼位稱帝,而平定叛亂之日恰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後,每到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與民同樂,就確定了這壹天為元宵節。後,漢明帝又敕令元宵燃燈,則又稱“燈節”、“燈夕”。傳說正月十五是“天官誕辰之日”,所以又稱“上元節”。
自古至今,元宵節民間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明清兩代,婦女們還有“走橋、摸燈”的習俗。舊時,到了正月十六晚上,婦女們都罩上白綾衫,手拉手結隊而行,走在最前面的舉香開道,其他婦女緊隨其後稱之“走百病”,相率過橋,謂之“度厄”。據說,過橋者能保壹年腰腿無病,健康長壽。過橋後,婦女們還要到各城門洞去摸城門上的銅釘,稱此舉為“宜男”,可生男孩。
每逢元宵節之際,朝廷也要張燈結彩,官員放假,解除宵禁,百姓可整夜出行觀燈。節期由漢代的壹天,唐代的三天,宋代的五天發展到明代的十天,自元月初八至十七日夜止。晝為市,夜為燈,極為壯觀。元宵節所以稱燈節,是因為張燈、觀燈是這壹節日的主要內容。正月十三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又稱“殘燈”或“闌燈”。明代時北京的燈市就設在今東城區的燈市口。那時燈與市是合壹的,元宵之夜在燈市口整條街上,除了兩旁商家林立張燈結彩外,珠寶玉器、日用百貨,更是應有盡有,熱鬧非凡。到了清代,燈與市就分開了,“市”歸琉璃廠、靈佑宮,“燈”設內城東四牌樓和地安門壹帶。清末民初時,地安門、什剎海壹帶正月十五還搞過冰燈,極受百姓的喜愛。所以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壹直流傳至今,歷史上還流傳著許多元宵觀燈的故事。傳說,宋代有壹對夫妻在元宵夜觀燈時走散,恰逢宋徽宗賜酒,妻子急於尋找夫君,竟隨手端起了皇帝的禦用酒杯,並吟詞壹首:“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貪看鶴陣笙歌舞,不覺鴛鴦失卻群。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歸家恐被翁姑責,竊取酒杯作證明。”風流皇帝聽後,還高興地把金杯賞給了這位婦女,留下了壹段元宵佳話。
過去“燈”和“謎”是分不開的,有燈必有謎,所以稱“燈謎”,俗稱“打燈虎”(此說是從李廣在北平射虎的故事中引申而來)。在燈節夜晚壹般是把謎條貼在花燈上或掛在拉繩上,猜中者有獎。有的店鋪也張燈掛謎,還特意標出獎品,“如有猜中者,獎蘋果三千”,當猜中者上前領獎時,獎品不過是壹只蘋果上插著三根牙簽,以此增添歡樂氣氛。燈節上出的謎語壹般都是通俗幽默,趣味性的。如,謎面為“八戒洗澡”(打壹肉食名),謎底是“豬下水”。又如,“農夫心內如湯煮”,(打三字俗語)謎底為“幹著急”等。
元宵之夜,上有皎潔的月色,下有明燈萬盞,天上人間交相輝映,可謂美不勝收。放焰火、走高蹺、跑旱船、耍獅子、小串會等,更是壹種民俗文化的展現。
風俗元宵節作文2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就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壹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裏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就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壹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就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壹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壹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裏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
迎紫姑
紫姑就是民間傳說中壹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壹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壹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風俗元宵節作文3“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過後的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又叫“燈節”和“上元節”,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壹個已有20xx多年歷史的傳統佳節。
元宵節起源於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後飛揚跋扈的呂後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後死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壹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壹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彩,歡慶狂歡,“壹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壹節日更加興盛。
節日期間,燈月交輝,遊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裏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範圍更加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雲:“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著名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這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京都風俗誌》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元宵節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遊,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元宵節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壹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壹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征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並且這壹天還標誌著是春節歡樂的最後壹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
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的時候,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說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裏,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的重要習俗。假設在團聚時捧去壹把鮮花,攜帶上壹個花籃,讓美麗嬌艷的鮮花送來壹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這時應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艷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出壹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壹年吉祥幸福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