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風俗和迷信的區別,風俗中有迷信的嗎?那哪些是迷信的呢?

風俗和迷信的區別,風俗中有迷信的嗎?那哪些是迷信的呢?

民俗(或者也稱風俗)簡單地說就是民間風俗。它是老百姓代代傳承並延續下來而約定俗成的風尚、禮儀和行為習慣的總和。是社會群體長期以來在語言心理以及行為規範等方面的集體習慣。像端午節要吃粽子、農歷二月二要剃頭等現象都屬於民俗的範疇;而封建迷信活動則是指少數人利用民間的某種現象去迷惑和麻痹人的心理和行為,現代社會中封建迷信現象的主要外在表現是:利用壹些人的畏敬心態去行騙術之實,如利用星相占蔔、風水等去騙人錢財,與民俗行為相比較其最本質的壹個特點就是斂財。 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星相、占蔔、風水等行為習慣最初是作為壹種很嚴肅的民俗習慣和方式來傳承的,其源頭最早可以上溯到中國的奴隸社會,其本質也是壹種很普及的民俗文化,只不過隨著社會的演變,後來被少數人利用來搞歪門邪道。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民俗傳統和封建迷信兩者之間因為有著錯綜復雜的聯系,往往使人混淆二者的界定。筆者以為,封建迷信活動只是極少數人利用民俗的壹些傳統習慣加以神化後來愚弄公眾,而民俗是最原始的文化,其生命力遠遠大於封建迷信的生命力,因為它是群體性的,不是個體性的或少數人的行為。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中國的民俗文化中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在目前國內許多地方打造民俗村提升旅遊業、以傳統民俗風情招徠客源的同時,作為管理者和經營者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保持民俗的原生性和文化性,真正把民俗風情與迷信活動區別開來。

  • 上一篇:霸屏營銷亮點在於“新”和“霸”
  • 下一篇:高爾基《童年》手抄報六年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