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起源和歷史:風箏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外的另壹大發明,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人類最早發明的飛行器。
在古代,多用於軍事探測、聯絡、越險等。如漢代劉邦攻打未央宮,就是根據韓信用風箏線測量之間距離,以開鑿地道而壹舉獲勝。
唐代以後,風箏逐漸成為民間的娛樂玩具,到明清時代,風箏發展到鼎盛時期。清代詩人王鼎,《村居》中寫“草長鶯飛二月天,佛吹楊柳醉春煙。兒童上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風箏開始在民間普及。
而真正形成流派,還是從清朝大文學家曹雪芹的《南鷂北鳶考工誌》問世後開始的,在他撰著《紅樓夢》的同時,曾為殘疾人撰著壹部《廢藝齋集稿》,全書***分八卷,第二卷《南鷂北鳶考工誌》總結了43種中國風箏的紮、糊、繪、放的技法及圖譜。
同時還附有各種風箏制作要領的21首口訣,經藝人們相互傳遞、抄錄,將風箏技藝流傳至今,使我國的風箏文化技藝再次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出現了濰坊、北京、天津和南通四大區域流派。
古代明民間風箏的種類:
民間傳統風箏以源於山東濰坊的民間三色風箏鎮晌吵為代表。三色風箏的主要標誌是采用紅、綠、黃三色構圖,色彩鮮艷,對比強烈。
濰坊的楊家埠是全國三大年畫產地之壹,三色風箏與楊家埠的木版年畫相互影響、相得益彰。濰坊楊家埠的三色木版年畫硬翅風箏,曾被視為濰坊風箏的代表作而流行各地。
江浙壹帶的硬翅蝶、雙翅蝶風箏,是從濰坊三色硬翅蝴蝶的造型演變而成。臺北的鳳蝶,也吸取了齊魯風箏的色彩和造型,賦以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而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
山東民間風箏的取材帶有顯著的大眾色彩,如山東省的德州地區流行的民歌“十女踏青”,就曾敘述了牛郎織女、紅燈、花籃謹鏈、金魚、雞、蝴蝶、蜜蜂、花瓶喜字、七星、梅花燈器物,文字以及動植物形態和人物故事的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