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不止壹次的深刻了解。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繞不開儒家,談儒家又繞不開孔子。孔子的仁愛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壹。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巨變,禮樂崩塌。歷史第壹次大變革開始,並且中原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舊的秩序在解體,新的秩序在醞釀誕生。由於現實的需要,急需要壹種新的指導思想來適應當前需要,這個時候出現了百家爭鳴,思想家們。紛紛探討新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誕生於這壹時期的。也是現實的需要。要弄懂其中的歷史變遷及再各個時期的文化演變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的。總之儒家文化傳承幾千年到現在扔保持其生命力並作為我們中華文化之壹,必然有其深刻的內涵和原因。其中對做人處世,學習教育等等總結概括至今仍不過時,並散發著其獨特的思想光芒。
我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是壹棵大樹,最早這棵村只有壹個枝頭,這個枝頭就是“道”。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是農耕文化,農耕必須依靠天時與地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壹切都要遵循自然規律,這就是道法自然。
解決了人與自然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溫飽的問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二個枝頭冒出來了,這第二個枝頭就是“儒”。儒家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儒家思想對中國人的言行進行了規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是其精髓。
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第三個枝頭“釋”。五胡亂華佛教盛行,這與漢族政權敗退及少數民族政權大力推廣有關,也與在長期戰亂中苦苦掙紮的人民需要精神寄托有關。
總之,“儒、道、釋”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祖先用心血與智慧作出的選擇,雖是花開花落,但香火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