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復興發展和成熟的歷程:
(1)人文精神的產生(公元前5C古希臘)——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的思想。
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對人的價值的闡述,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
如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第壹次將人置於世界和社會的中心,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壹次覺醒。
蘇格拉底提出了人要“美德即知識”, 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壹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壹門研究“人”的學問。
(2)人文主義的興起與發展(14-17世紀)——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源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提倡人文主義,矛頭指向封建神學,把人從封建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開始於德意誌的宗教改革運動中的路德提出:信仰上帝即可得救,矛頭指向天主教會,打破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壹步解除了精神枷鎖。
批判神權統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主要訴求。
(3)人文主義的進壹步弘揚(17-18世紀)——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在人、自然、國家、宗教和科學的相互關系上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啟蒙思想家的壹些思想主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君主立憲制;三權分立;社會契約論;人民 *** 說;法治;科學等。
啟蒙運動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鬥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從而比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更為徹底,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作了思想準備(啟蒙思想對人文主義的發展)
影響:
它是歐洲近代歷史上第壹次真正的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打破了封建神學的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滿足了資本主義早期發展的需要,產生了與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的近代文學、藝術、科技等,其宣揚的追求現世幸福和冒險進取的精神,也為新航路開辟準備了思想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