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會考考點歸納
第壹單元 文化與生活
1、了解文化的含義、形式
(1)文化的含義(P6):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3)文化的形式(P8):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2、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P10)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
這種影響壹方面表現在經濟、政治對文化的決定作用。
其中,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另壹方面文化又能夠反作用於壹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
具體表現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不同性質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交融表現在:壹方面,科學技術、教育、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另壹方面,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消費更加豐富,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與政治的相互交融,可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來把握。
從國內來說,人們為了更好地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從國際來說,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 *** 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圖謀,反對文化霸權主義。
3、了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競爭力(P11)
(1)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深人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斷加深,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 *** 修改)
(2)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競爭力:①從物質生活方面來看,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競爭力有利於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抵禦外來文化侵略,保證文化安全;有利於增加經濟收入,改善人們的消費結構,進壹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從精神生活方面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生產大量的健康向上、無愧於時代的精神產品和精神財富,既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給人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又能促使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可以從文化與政治、經濟關系,從文化對人、對社會影響來分析)
4、理解文化對人的影響(P13—21)
(1)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2)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壹是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二是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3)文化對人影響的意義: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二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新
1、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及其作用、學會尊重文化的多樣性(P31—32)
(1)文化的多樣性及其作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同構成的。
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尊重文化多樣性既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2)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壹律平等的原則。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2、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P32—33)
(1)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樣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
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3)必須遵循各國文化壹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3、了解文化傳播的途徑(P34—36)
(1)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2)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壹。
(3)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壹重要途徑。
(4)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4、了解傳統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P39—42)
(1)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從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等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延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繼承性。
(2)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特征。
5、認識傳統文化的作用(對社會與人的發展)(P42)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反之,如果壹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6、如何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 (P43—44)
①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就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
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
②其次,還要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P44)。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壹過程的兩個方面。
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7、懂得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P48)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中創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8、領會文化創新的重要意義(P49—50)
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②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文化創新是壹個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③文化創新是實踐“ *** ”重要思想,建設先進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9、理解文化創新的途徑(P52—55)
(1)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①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既是壹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又是壹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
②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3)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對於文化創新而言,必須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反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了解中華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華文化的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具有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的特點。
②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
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並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壹、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3、認識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⑤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
4、新時期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P81)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③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思想的影響;④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第四單元 發展先進文化
1、了解大眾文化的含義(P89)
“大眾文化”指的是“為大眾的”文化,即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2、觀察和分析社會中的文化現象,自覺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P91—94)
(1)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增強抵禦落後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們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原因:當今,各種各樣的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織、相互激蕩之勢。
透過紛紜復雜的文化現象,我們應看到: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發揮著強有力的導向和示範作用。
②社會主義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並依靠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力量,在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
③隨著時代不斷前進,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特征更加明顯,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因此,我們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
(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 *** 腐朽文化。
3、了解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內涵(P97)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4、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新增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要性和要求: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同思想基礎。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誌,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
5、了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P101)
⑴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壹代又壹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這也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
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有: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6、理解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P100—104)
(1)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3)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4)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5)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作貢獻。
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社會誌願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7、了解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P106)與教材表述不同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著力點,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8、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新增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全面表達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
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體社會成員作出道德選擇、判斷行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充分反映了我國公民“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
它貫穿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在社會風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結著中華傳統道德的精華,又融入了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既有先進性的導向,也有廣泛性的要求。
9、理解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關系(P109—110)
①人們在科學知識、文史知識、藝術欣賞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就是科學文化修養。
②人們通過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認識、思想道德判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崇高理想的過程,就是思想道德修養。
③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
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
10、正視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學會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P111—112)
①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是正視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的重要途徑。
②同時,我們還要不斷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必須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堅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理想,逐步樹立***產主義遠大理想;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