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63歲的老人,手舉魚燈,時而蹲下時而躍起,手裏的魚燈仿佛變成海面上跳躍的魚兒,輕盈靈活。這是1月10日在沙頭角回歸廣場舉行的“2007沙港迎春文藝晚會”上的情景,老人名叫吳觀球,在他的努力下,極具漁村特色的傳統舞蹈“魚燈舞”在沙頭角得以傳承。
63歲的吳觀球18歲開始跟隨已故老藝人鐘保學習魚燈舞,在魚燈舞的傳承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球叔。吳觀球向記者展示了表演魚燈舞的技巧,只見他在表演時壹直以低馬步快速走動,扛著沈重的魚燈或蹲或躍,運動量非常大。據球叔介紹,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在鹽田區流傳已有300多年歷史了,為本地漁民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
球叔告訴記者,魚燈舞來源於沙欄嚇村村民出海捕魚的日常生活,所用的魚燈用竹簽和布料紮成,長約1-2米,造型和圖案來自海裏不同的魚類,並帶有三段“關節”,是壹出活靈活現的民間“海底總動員”:傳統的魚燈內部點上蠟燭,現代往往用電燈代替,表演的時候,魚燈點亮,演員蹲成馬步,用魚燈遮住身體,仿佛色彩斑斕的魚兒搖頭擺尾,自由自在地遊弋,美麗的紅鯉,機靈的沙雞魚,蠻橫霸道的黃鱧角……漢族民間藝人們用驚人的藝術表現力,生動表現魚兒喜怒哀樂的情緒,在舞臺上呈現充滿生命力的海底世界。
球叔回憶說,當年他學藝的時候,就在沙灘上練習。過去的魚燈用紙糊成,容易損壞,因此練習的時候用掃把和稻草代替魚燈,以低馬步俯身曲背地表演魚燈舞的動作,腰酸背疼揮汗如雨,直到把握魚燈舞的神韻。
讓球叔最難忘的表演經歷,是1959年的佛山專區群眾文藝大會演。30多名演員將沈重的魚燈拆散,裝在大紙箱裏,步行翻山越嶺進城,在寶安縣城(現東門壹帶)坐上大貨車,在會演中獲得了最高獎——優秀獎,這是魚燈舞第壹次隆重亮相,也是村民集體回憶中最輝煌的壹次。壹條用粉紅布條制作而成的會演代表證,經過四十多年的歲月,已經很陳舊,但仍然是球叔等老藝人的珍藏。
然而文化大革命讓這項傳統中斷,隨著老藝人們陸續謝世,沒有任何樂譜資料和錄像資料的魚燈舞險些失傳。2003年,在深圳市和鹽田區文化部門的支持下,村裏健在的三名老藝人吳觀球、邱煌生、吳亞九,開始憑記憶傳授與魚燈舞相關的樂譜、舞步和紮魚工藝。盡管表演魚燈舞並沒有任何收入,但老人們還是堅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不能讓這項傳統藝術在自己手裏失傳。
老人們的堅持得到沙欄嚇村的居民大力支持和擁護。那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以開車跑運輸和賣菜為生,工作非常辛苦,但都非常重視魚燈舞的排練。每周有兩三個晚上,這些年輕人都要從8點排練到10點,但他們稍微休息壹下,淩晨2點便要開車去香港賣菜,壹直工作到天亮。在老中青三代藝人的***同努力下,2003年中秋節,失傳了40年的魚燈舞在中英街回歸廣場隆重上演,魚燈裏點燃的燭火搖曳閃爍,鑼鼓喜樂喧天,甚至有不少香港居民特意趕來觀看,現在魚燈舞已成為中英街居民重要節日的民俗項目。據了解,“沙頭角魚燈舞”已經通過了廣東省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