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妳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對教育功利化的感想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對教育功利化的感想作文 篇1日沈緹暮,壹輪清淡弦月掛上夜空。在刺眼如白晝的燈光下,停筆,不禁心中悵惘:回家後與父親的偶然對話中,聊到了我的同學,父親的第壹句話是:他學習很好的吧。我呆住了,心情有些復雜,不再言語,也不清楚父親接下來說了些什麽。
現在想起來,實是感嘆萬分,聯想往昔,與家人,朋友的交流中,又有哪壹個能逃的了分數這個話題麽?我認為,讀書,是為了自己的。這樣壹想,對於孔子那個時代的讀書人的讀書之難感到惋惜的同時,又流露出羨慕之情。。在當時,科舉制度並未存在,讀書的目的,純粹只是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在感到自由的同時,又可以再進步的同時,毫無忌憚的學習,完全是壹種對知識的渴求。而如今,教育已經變得功利化,在學習的同時,要考慮家人對自己的看法,要考慮未來的展望,未來的計劃。而這壹切的壹切,出發點之壹就是:成績。聯想自身經歷,在無奈的同時又有著幾分惆悵:取消社會實踐,取消口語交際,“壹心只讀聖賢書。”這個詞用的也許有些諷刺,不過想想,也確實是如此了。家長和老師關心最多的不是妳有多豐富的想象力,有多高尚的品德,也許這些會成為妳的特長,但前提之壹也是:成績。說了這些,也許我們也會對古代的聖賢感到由衷的羨慕了。無憂無慮的讀書只是為了自己,沒有過多的壓力,沒有過多的需要思考,也許他們身處的社會是黑暗的,是無道的,但在讀書時,他們快樂的,是願意去做並能樂在其中的。我們是為了什麽而讀書?每個人心裏都有著答案,當目的達到了以後,又要做什麽,然後呢?如此往復,最後想想,人生到最後仍是十分空虛的。也是這樣,讓心中的悵惘之意更為強烈。
推開窗,雲遮秋月。也許現在我們走的道路,正如這輪暗月般,氤氳而迷茫。(雖然如此,但我仍始終堅信,月光會有重現人間的那壹刻,而這壹切問題的答案,也會在那壹刻得到明悟。)
對教育功利化的感想作文 篇2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大學生就業難成了壹個異常突出的社會熱點話題。人們紛紛追根溯源,並很自然地把目光再次投向了我們現行的教育。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壹方面經濟建設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另壹方面,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卻似乎忽略了教育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教育功利化的現象日趨明顯。所謂功利化教育,是指拋開對人的心靈、理想的培養,壹味強調為將來某種職業做準備或過分看重實用性的唯智主義傾向的明顯的急功近利的狹隘教育。然而,作為過分強調獲得某種職業技能的功利化教育在遭受著“培養不出精英人才”的指責的同時,又遭遇著難以保證普通就業的尷尬現實。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同誌在總結社會改革的經驗教訓時就深刻地指出:改革最大的失誤是教育的失誤。教育作為培養人的壹種社會活動,它的發展首先要求與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相適應,同時它又是按壹定的文明觀念和理性思維去塑造人、培養人的過程。教育有著社會學上的深刻意義。當教育背離其主旨和本質時,我們應當從社會學的角度來思考、根究問題的癥結所在,以期尋求改革的良方。基於此,本文將對教育功利化中的兩個突出問題:身份教育的壹元化、教育機會均等的失衡展開思考和討論。
壹、身份教育的壹元化
教育呈功利化致使我們的教育異化為壹種純粹的身份教育。我國的教育和用人制度都特別強調壹個人所具有的外在的教育身份。個人的未來發展受這種“身份”的限制。所謂身份教育,就是個體從小學甚至幼兒園起,就強調學校和學生的身份,從好的幼兒園到好的小學、初中、高中,最後是好的大學――“進入好的學校”就是壹種身份。當進入壹所好的大學伴隨著身份優越感時,勢必會導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乃至學前教育之間,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系科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相互脫節、比例失調的現象,勢必會大大影響教育的整體功能和社會經濟效益。顯然,這已完全背離了教育的本質。異化了的學校教育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可能會產生高分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可以進入好的大學,在現行的用人制度和就業模式下也可能會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壹個缺乏公民意識、沒有平民情懷、不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絕對無法成為真正的優秀人才。
近年來,“高學歷人才”犯罪的新聞事例屢見不鮮,社會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評價也越來越低。前些時候,北京科技大學學生搶劫銀行的新聞引起社會各界壹片嘩然。當大家紛紛指責甚至謾罵中國教育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深層地思考過,這是身份教育導致的後果:學生人格教育的缺位,學校、家庭、社會對這個學生本身除“身份”之外,其精神成長應給予的關註的缺失呢?學生個人壹旦處在壹個不利的社會地位,大學教育對他來說就是無效的文化傳播,這正是社會學上所說的社會化的偏差和失敗的鮮活例證。
當功利化的教育具備了轉變人的身份這壹功能,必然會出現兩個問題。壹,社會大部分人群對大學生仍持傳統的期望值觀,即大學生應該是“精英人才”,應該從事所謂的精英崗位。而現實的就業環境卻大謬不然。去年,有大學生爭相應聘賣豬肉等工作,這壹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熱烈的爭議。這與長久以來的身份教育對社會、對大眾的深遠影響不無關系。試問在這種情形下,作為當事人的大學生怎能不迷惑?理想與現實的角色落差,對自己的社會定位不清晰,產生角色不清甚或是角色失敗,又何足為怪?每年畢業之際大學生自殺的新聞已經不是什麽新聞了。身份教育是能奪人之命的!二,在身份教育中,如果大學不能向社會輸送大家所理解的`社會精英,上大學不能獲得身份的改變,很多人就會對學校教育感到失望,“讀書無用論”自然而然地會再度流行。高中生棄考高校人數的增加,農村地區中小學生輟學現象的加劇,勢必會加深城鄉二元差距,而這又必然加劇即將要討論的另壹社會問題――教育機會均等的失衡。
二、教育機會均等的失衡
教育的功利化加之我國本來就存在的城鄉二元差距和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復雜的現實國情,使高考這壹獲取高等教育機會的全國性考試承載了諸多非教育的功能。它不但關系到配置高等教育資源、進行初步的社會分工,更關系到戶籍、社會福利保障和社會地位。比方說,壹個農村孩子只有通過高考才能獲得城市戶籍,享受基本的社會保障。這是壹種社會現實,反過來它又是進壹步加劇教育功利化的推力,從而使教育機會均等失衡現象加劇深化,並呈現復雜的態勢。
我國目前還是個農業國。由於城市和農村在經濟發展和文化教育基礎上存在巨大差距,致使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在教育機會上存在著本有的巨大不均衡。而教育的功利化無異於雪上加霜。在功利化教育的背景下,農家子弟考上大學畢業後大多留在了城市,有幾人自願返回農村承擔起改造和建設農村的社會責任?廣
大農村原本經濟落後,教育原本無力,加之長期只出不進的人才流失,只會更雕敝更落後,與城市的差距也只會越來越大。現在國家已深切關註三農問題,如提出城鄉壹體化的戰略。我們希望隨著壹體化的深化,城鄉之間在教育機會上能實現最大程度的均等。
當然,我國教育機會均等的失衡不只是體現在城鄉二元差距這壹方面,其原因是紛繁復雜的。比如說高考中的地方保護主義。例如廣東的考生比北京多,而北京大學在廣東的招生名額卻比在北京少,那麽這個結果顯然造成了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再如,今年高考結束後,陸續爆出吉林松原集體舞弊,浙江航模加分,重慶31名考生民族身份造假……這些亂象都是教育功利化的直接惡果,也是教育機會均等失衡的惡性體現。亂象叢生不僅對社會、對國家造成惡劣的影響,其背後更意味著有無數個個體的社會化的偏差和失敗。
教育作為壹種培養人的社會機制,平等享受教育機會,是每個公民的權利,體現出的是人人平等的自由要旨。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就尖銳地指出現行招生制度違反憲法平等。當然,我國教育機會均等失衡現象是有著極其深刻復雜的社會原因的。在強調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實現教育機會均等是有著極其重大意義的,而探求如何實現教育機會的均等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