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壹般木旋匠在農村集市上出攤,邊賣成品、邊制作,若不逢集,就到周邊村莊走街串巷。尋到合適地點,木旋匠就把旋床子支好,挑出所用的旋刀,點上水,在磨刀石上刷刷地磨將起來,壹些好看熱鬧的大人、小孩,呼啦圍上去觀瞧。旋刀磨好了,譬如顧客要做壹個針線軲轆的,他會取出壹截泛紅的圓形棗木棍,將那根棗木棍兩端圓心支在兩個“摻釘”上,調節“走馬”的位置把棗木棍固定。用“拉弓”的弦線把木頭纏繞2、3道圈,左手拉弓帶動木頭勻速旋轉,右手拿起旋刀穩穩地切削木頭。待旋出大模樣,再換在旋床子另壹部分,或另壹個旋床上,用鉆刀鉆上透眼,不大功夫壹個軲轆子就呈現出來了。
那時候,木旋匠用的旋床子,主要包括旋幫、旋撐、壓桿、踏桿、走馬、摻釘、耳眼、拉弓(拉嗡的)等部件,非常簡陋。其主要加工流程包括鋸木、坯木、上摻、固定、拉弓、旋切、鉆孔等需要七、八道工序。據說,壹般木旋的木料多是梨木、桃木、棗木、椿木等較硬的木料,甚至還有疙瘩、過節,旋刀反復切、削、刻,容易鈍刀,木旋匠幹活前都要先磨刀;另外,雕磨也是最費工夫的活,這壹工序要求非常嚴格,要精工細作,做到表面光滑、過渡自然、線條流暢、造型優美。
那時候,木旋匠都沒有圖紙,旋刀角度、力道不同旋出來的東西外觀大不相同。何時變換采用寬窄不同的刻刀、尖刀、銼刀,何時采取立刀、坡刀,就靠自己日積月累的刀工經驗和現場發揮。如今,木旋生意大不如前了,但在鄉村依然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