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的特點為大小不壹,橈手人數不壹,壹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壹;龍舟結構緊密、做工精細、用料考究、色彩豐富。
龍頭、龍尾用樟木雕制,需塗油、上漆、著色,平時存放在村祠堂或族廟裏;銜接幹船頭尾的龍篸和插在大傍上方的閘水板多用杉木制造,以防河水從頭、尾、邊倒灌,龍舟下水時才裝上;舟橈用的是元木,不易折斷、開裂。
龍舟的起源:
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江浙地區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龍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壹天逝世,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習俗,也是漢族龍圖騰文化的代表之壹。
春秋戰國時期,龍舟競渡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後來在我國南方沿海壹帶也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 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