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壹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樹,打掃得十分潔凈。室內砌土炕,墻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 2.土家族的房屋壹般靠山靠水,成老虎坐山形,多數人住幹欄屋。有的是吊腳樓或立柱懸。 3.滿族傳統建築形式是院落圍矮墻,院內有影壁,立有,供神明用的“索羅桿”。住房壹般為3間或5間。 4.傣族的房子都是單幢的,四周有空地,各家自成院落。芒市等地的傣族住宅,多土墻平房,每壹家屋內間隔為三間,分臥室、客堂。西雙版納州則完全是幹欄式建築,樓上住人,下棲牲畜。上層近梯處有壹個角來做主人的臥室,其余便是大壹大開間,中央是壹個火塘,煮飯烹茶,都在火塘上,主客聚談,也都圍爐或蹲或坐。屋頂用瓦或木板鋪蓋,梁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或木板。 5.水族歷史上盛行頗似傣家竹樓的幹欄式“木樓草房”每棟壹般為三間二層,近年受當地漢族影響亦就地取材,多蓋落地三間的“片石墻” 。 6.白族民居建築有著獨特的風格、濃厚的文化積澱。住房多采取“三坊壹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們十分重視門樓建築和照壁、門窗雕刻及山墻彩畫的裝飾藝術。門樓裝飾,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畫、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磚和青磚等組成翹角飛檐,雕梁畫棟,花枋精巧,鬥拱重疊,雄渾穩重,美觀大方。 7.獨龍族的人們所居房屋是在怒江流域及其他較濕熱地區常見的幹欄式木竹樓和木楞房,幹欄式木竹樓俗稱“千腳落地”,這種房屋的四壁僅以竹篾巴圍起上覆茅草,整個建築結構簡單。北部的氣候比南部寒冷及耕地較為固定,因而,當地住房樣式多是以木板鑲圍或用整個圓木壘成的木楞房。用木料或木板層層相交叉疊壘而成,四個角墻板或木料鋸成凸凹的齒狀交叉固定。 8.納西民居普遍是土木結構的瓦屋樓房。建築平面結構大多是“三房壹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納西族的“三房壹照壁”,正房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兩側廂房略低,由下輩居住,再加上正房對面壹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協調。 9.瑤族房屋壹般是地房,為土木結構或竹木結構,尤以土木結構為多。但現在,除了在土質不適於燒瓦的少數地區外,茅草房已難見到,瓦房已取代了茅草房。瓦草的支撐為圓柱子,木料框架,以榫頭相結,墻壁為土墻、磚墻結合木板墻,地板為土地板或水泥土板. 10.哈尼人的住房,壹般正房中間有壹大間為堂屋。在版納地區,堂屋東面壹間為家長的臥室,臥室內設有祭祖處。哀牢山、無量山區哈尼族的寨房因各地地理、經濟及環境民族的不同而有茅草房、土掌房、石灰房、瓦房幾種式樣。 11.普米族的村落壹般建在有松林的半山緩坡地帶,通常二三十戶為壹村,村寨之間距離很近,可以炊煙相望,雞犬相聞。住房多為木結構,墻壁用直徑12厘米左右圓木重疊垛成,木板鋪成人字形雙斜面屋頂,屋頂木板可拉動的兩塊又稱“滑板”,四角豎圓柱,中央立壹根大方柱,叫“擎天柱”,認為是神靈所在的地方。這種住宅當地俗稱“木楞房”或“木壘子”。房屋壹般分為二層,上層住人,下層飼養牲畜。屋內設火塘(俗稱“鍋莊”),周圍是臥鋪,後方安有神龕(稱“宗巴拉”)。這裏是家庭活動的中心,人們在這裏烤火、做飯和睡覺,也在這裏進行宗教祭祀和接待客人。室外懸掛牛羊角或老鷹頭顱,用以避邪和祝願牲畜興旺。蘭坪、麗江等地的普米族富人,也仿效白族民居式樣建成磚木結構的大院瓦房. 12.房屋依山而築,住房面積在叉叉房的基礎上擴大了 3-4倍,有較規則的大門出入。建房所用木料,如過樓,筧刀需要經過打眼,鋸榫等方面的粗加工。房屋分壹樓壹底,但樓上空間呈等腰三角形狀,只相當於樓下空間的1/2。臥室與火塘逐漸分開。 13.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墻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壹般有半幹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14.怒族的住房最早以巖洞草棚、茅草房居多,隨著生產力發展及受周圍民族文化的影響,人們的住房形式,除原有的“千腳落地房”以外,還有以下幾種住房形式:其壹為木柱房,其二為石頭房,這是屬於江邊壹帶人們的住房,壹般設二至三間,各間有門,室內住人,橫梁上置糧食,另設畜廄,人畜分開。 15.基諾族居住的草房,貌似孔明帽,相傳建房式樣是孔明教的。實際上,基諾族房屋屬簡易的古代“幹欄”式的小竹樓。家庭成員較少且經濟貧困者,建蓋的房屋較小,照例頂上蓋茅草,樓上和四周全用竹笆材料,不設窗戶,僅火塘上面的屋頂上留有出氣孔。16.景頗人的村寨大部分都是固定的,傳統的樣式,整棟房屋為竹木結構,木頭的房屋框架用樹杈支承,以藤條綁紮,房頂以山茅草覆蓋,墻面和地面均為竹子編織或剖開而成,已很少見。
上一篇:骨料的解釋骨料的解釋是什麽下一篇:幼兒舞蹈《中國麽麽噠》串詞怎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