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風俗 破五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為“破五”節。這壹天不準婦女串門,串門不吉利。《清裨類鈔》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這天各家都吃水餃,意為用水餃包起來,以求吉利。如今雖說人們對婦女串門不講究了,但這天吃餃子卻成了各家習慣。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又叫“燈節”在濟南,壹年壹度的元宵燈會,景象極為壯觀。每到此時,各大公園、廠礦企業及大街小巷,均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入夜,宮燈、紗燈、魚燈、花籃燈、跑馬燈……光華四射,美不勝收。 尤其壹年壹度的趵突泉燈會,更是獨具特色。各式各樣的花卉燈、鳥獸燈、走馬燈、故事燈、謎語燈等或富麗堂皇,或古樸典雅,或靈巧別致,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這壹天,家家戶戶盛行吃元宵。 此外,元宵節前後,濟南的街頭巷尾,到處是踩高蹺的,跑旱船的,舞龍燈的,舞獅子的。人們把壹些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以及強烈的愛憎和美好的願望融入這種富有民族傳統的民間藝術中,增加了節日的歡快氣氛 “龍擡頭” 農歷二月初二,春龍節,俗叫“龍擡頭”,意為龍興治雨,風調雨順。清朱蠡尊《日下舊聞考》載:“都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擡頭。”這壹天,市民早起,炒“蠍子爪”(即豆子腌泡後)吃,以避免蟲咬蠍蜇;老男少兒都理發,以視精神,免除災病;農村盛行用爐灰“打囤”,預祝豐收。這些習俗已被人們延續至今。 清明習俗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並留下了很多有趣的習俗。在濟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掃墓”、“蕩秋千”、“插柳”與“植樹”。 踏青 踏青,古時也叫遠足或遠遊,現在則叫春遊或郊遊,它是“清明”時節的主要習俗。古代每逢這壹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承大好春光到郊外遊玩,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濟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每到清明節,春光燦爛,風和日麗,人們南登千佛,北遊明湖,郊遊、泉邊,遊人如織。這種春遊的習俗,壹直保留到現在。 掃墓 清明掃墓,在陽歷四月初五、六日,市民都攜紙、香和供品上墳祭祖,為祖墳添土,追念祖先。據說這壹習俗由來已久,從秦代就開始了,漢代繼承秦制未變。到了唐代,掃墓才固定在清明舉行。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壹詩中寫道:“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就是描寫郊野掃墓情景的,到了宋代,人們都在清明日拜掃祖墓,京都人士傾城出郊,四野如市。在今天,清明節這天已成為人們緬懷英烈、掉念去世親人的日子。 蕩秋千 清明時節,在濟南城鄉,還流傳蕩秋千的習俗。清明節這天,男女老幼,身著新衣在綠楊深外,或在街前廣場,立木為架,上袈橫木,下懸二繩,繩下橫系壹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兩繩可前後上下飄蕩,極富樂趣。相傳蕩秋千本是北方胡人的壹種遊戲。戰國時期,劉桓公北征時,才將這種遊戲帶到漢族中來。漢、唐以來,多用在皇帝的後宮和顯官貴族的園囿裏,後來才漸漸傳到民間。 插柳和植樹 清明正是“綠柳才黃半未均”的時節。濟南城鄉,過去都有插柳於門,婦女,兒童頭戴柳枝、柳球的習俗。據說這種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農民祖師--神農氏,後來發現為記年和表示長壽的美好願望。如宋人趙元鎮的《寒食》詩中寂寂柴門村落裏,也教插柳記年華之句;農村有“戴個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的農諺。後來,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卻盛行不衰,並推而廣之,繼而在清明時節演變成植樹造林。民國4年(1915年),清明節被定為植樹節。現在,每到清明前後,各地都展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運動。青青的楊柳,不但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也寄托著人們無限美好的希望。 浴佛放生 浴佛放生是壹個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為浴佛節。 我國宋朝時已有“裕佛會”。民間煎香藥糖水,相互贈送,到佛寺燒香施舍的,叫做“浴佛”。或買魚、龜、螺、蚌等水中動物放生。大廟宇內多辟有專用的放生池,供人們放養動物。傳說四月初八這天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濟南廟宇眾多,在過去,四月初八浴佛放生也相沿成習。這天,東嶽廟、北極廟等寺廟的僧道,都設壇念經做法事,許多善男信女也都湧進廟裏爭舍錢財。有些人還口誦放生咒,將買來的魚、龜、螺、蚌等水生動物投放水中,終日不絕,借此表達他們的慈悲心懷與對宗教的虔誠。 端午節風俗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古人把五月也稱作“午月”,五日又常寫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兩個“午”字重復,所以“端午”又叫“重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時”當作“養辰”,故“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從唐代正式規定端午節為重要節日後,逐漸開始重視起來。濟南人過端午節主要有以下特點: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五毒”指(蠍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紙做成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壹早,人們就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飲雄黃酒,吃粽子。端午節這天早飯前,要先飲壹杯雄黃酒,然後再食用粘米、紅棗等包成的粽子,飲黃酒據說可以殺蟲害,避百邪,包粽子則是為了憑吊愛國詩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絲線,這也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繡成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彩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節這天,在濟南壹些名士則在這壹天泛舟明湖,聚會暢飲,作詩唱合。以上這些風習,有些壹直延續至今天,如端午節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濟南依舊很興盛。 碧筒飲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壹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 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壹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壹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矗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壹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凈,壹張荷葉包起壹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裏,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肉”。吃是連肉帶荷葉壹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肴。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裏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腌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壹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幹凈的荷花瓣洗凈之後,掛上壹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裏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裏,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吃春” 濟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壹種樹木,其嫩葉芳香可食。清代人稱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葉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濟南近郊仲宮壹帶盛產香椿。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葉時,也正是濟南人“吃春”之時。此時,農民們把嫩紫或淡綠色的椿芽掰下來,拿到市場上叫賣;喜歡“吃春”的人們爭相購回家中,品嘗春天的香甜。香椿有多種吃法。而濟南的“香椿芽拌豆腐”遠外聞名。人們將香椿芽或嫩葉洗凈後用鹽稍腌,揉過,約腌壹夜即可取用。用時將腌過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將蒸透後切小丁的豆腐與香椿芽末放入盤中,撒上精鹽,滴上香油拌勻即可食用。再壹種做法是“炸香椿”---將嫩香椿洗凈,瀝凈水分,加鹽後揉搓均勻,再在調好的面糊中沾勻,放入熱油中炸黃,取出食之,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後形似魚,所以濟南民間又叫“炸香椿魚”。 濟南蒲菜 濟南人愛吃蒲菜的習俗由來以久,蒲菜是壹種水生草本植物。大明湖的蒲菜,是濟南的美蔬,早已馳名國內。《濟南快覽》壹局中記載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省植物萊類之珍品。”《山東通誌、物產》稱蒲菜為“蒲筍”,是濟南人“日用蔬菜”之常品。蒲菜的吃法有:“奶湯蒲菜”、“鍋塌蒲菜”(涼碟)等。至於濟南人鐘愛的蒲菜燙面餃、蒲菜扁食等,也是人們喜愛的常食。凡品嘗過這些美味佳肴的,無不交口稱贊。 七月三十放河燈 在濟南,過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舉行盂蘭盆會打醮育經。有的人家要燒上大批線香,沿院內墻根和甬路壹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誠;有的則用放河燈的形式超度死在河裏的鬼魂。據說,農歷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薩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時,曾發誓要普度有罪孽的眾生,使他們脫離苦海。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燈是用濕面做成的。晾幹後,在燈碗裏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燈芯,點燃之後,放在河裏,讓它順流飄去。這時,只見滿河點點燈火,閃閃爍爍,飄飄蕩蕩,河水映得彤紅。據說河裏的溺死“鬼”見到燈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燈是佛教的壹種迷信活動。 當年濟南大明湖北岸北極廟裏的道士們,也在農歷七月三十日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們白天念經,招待來廟裏燒香的“施主”,並找紮紙工人和彩紙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廟前的湖水裏,吸引遊人。到了晚上,道士們穿上花花綠綠的錦繡法衣,敲響鐃鈸,吹起笙笛,從幾十層臺階高的北極廟列隊出來,到法船前面焚化“疏頭”,同時,把彩紙紮的大型法船燒掉。壹時間,烈火熊熊,照得滿湖通明,使整個濟南市為之轟動。以致廟內、湖畔,萬頭攢動,擁擠不堪。解放後,隨著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燈”等活動已不復見。 飲食小吃 山東菜,又叫魯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首,但卻是最默默無聞的菜系,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制作精細享譽海內外。魯菜發端於春秋戰國時的齊國和魯國(今山東省),形成於秦漢。宋代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之壹。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地帶,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魯菜是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之壹,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山東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以海鮮為主)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 魯菜講究調味純正,口味偏於鹹鮮,具有鮮、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 魯菜常用的烹調技法有30種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獨特而專長。爆法講究急火快炒;扒技法為魯菜獨創,原料腌漬粘粉,油煎黃兩面,慢火盡收汁;扒法成品整齊成型,味濃質爛,汁緊稠濃。 山東的特色小吃主要有:蒙陰紅燒兔子頭、沂水油炸山山牛、廣饒肴驢肉、沂水豆油炒姜芽、臨沂油炸知了龜、沂水大鍋全羊、沂水塌煎餅、沂水塌包、沂水油煎白鱗魚、清油盤絲餅、油旋、八批果子、玫瑰糖炸糕、五仁包、春餅、雞絲餛飩、長清大素包、民眾煎包、銀絲卷、炸雞絲春卷、濟南米粉、濟南甜沫、福山拉面(抻面)、景芝金絲面、單縣和滕州羊肉湯、蛋酥炒面、魚肉水餃、豆汁粥、雞絲伊府面、雞湯饸饹、臨沂糝、棗莊糝、朝天鍋、荷葉粥、滕州菜煎餅、八寶茶湯、瓜荅、石子旋餅、六角旋餅、糖酥杠子頭火燒、泰山豆腐面、蓬萊小面、梨丸、龍鳳炒飯、龍口肉盒、芙蓉燒麥、濰坊火燒,雞鴨和樂,朝天鍋。德州扒雞、禹城扒雞、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萊蕪方火燒熱豆腐、萊蕪香腸、博山酥鍋等。
上一篇:長辣椒在北方最好的種植季節,是在什麽季節?下一篇:邁克傑克遜最經典的歌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