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山東民風民俗主題作文

山東民風民俗主題作文

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辛亥革命後,改行公歷,這天被定為春節,以區別公歷新年的元旦,但壹般人們仍習慣把它看作年節,俗稱“過年”、“過大年”、“舊歷年”、“陰歷年”。年節早見於《尚書·舜典》,到漢代民間習俗就已相當繁多,至今仍是壹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3天,民間歡慶持續半月。

春節舊俗

舊俗春節從初壹零點開始,山東各地壹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壹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的第壹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稭,意味著新壹年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余頭。水餃煮好後,先盛壹碗敬天地,再盛壹碗敬竈君。就餐時,除每人壹碗外,還要多盛壹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壹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壹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壹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壹吃素餡餃子,取“素靜壹年”之意。臨清地方初壹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拜年

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壹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後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壹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臨清初壹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之後,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此謂“拜莊鄉年”,最後,村長指揮全村人於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鄆城等地有“春節五更乞長”的習俗。兒童起床後壹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妳長粗來我長長,妳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鄒城則有搗鼠洞的特殊習俗,初壹早晨,用面杖搗鼠洞,邊搗邊說“戳打戳,戳打戳,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壹個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證糧食安全。

  • 上一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轉變策略詳情解讀
  • 下一篇:女性如何突破社會對自己的束縛和限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