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卷是董其昌的作品。
《山水》卷,明,董其昌繪,紙本,墨筆,縱23.3厘米,橫200.6厘米。
自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滯歸期。玄宰。”鈐“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印。
鑒藏印鈐“石渠寶笈”、“乾清宮鑒藏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等。
畫卷中山巒起伏,河湖穿插,屋舍散布其間。董其昌作畫往往著力於筆墨技巧的全面展示,而於位置經營等方面並不經意,此卷亦然。在這幅作品中,有多種筆墨技法交互使用的痕跡,遠山平緩用披麻皴法,依稀有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筆意。近景的房舍溪橋以及點苔等用筆鈍拙,又似沈周。畫面整體墨色渾厚蒼潤,層次豐富。
作者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卒謚文敏。精於書畫鑒賞,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書畫理論方面論著頗多,其“南北宗”的畫論對晚明以後的畫壇影響深遠。
工書法,自謂於率易中得之,對後世書法影響很大。其書畫創作講求追摹古人,但並不泥古不化,在筆墨的運用上追求先熟後生的效果,拙中帶秀,體現出文人創作中平淡天真的個性。加之他當時顯赫的政治地位,其書畫風格名重當世,並成為清代藝壇的主流。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集》、《畫旨》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