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清庭不願意看到這個打過自己老祖宗的人被頂禮膜拜。
明朝滅亡後,當年嶽飛拼死抵抗的金人後代又建立了清朝。因此,清朝對待嶽飛的態度就不如元、明時期那樣灑脫,變得極為復雜。清廷壹方面希望繼續借嶽飛來宣揚忠順,感化漢人;另壹方面又不願意看到這個打過自己老祖宗的人被頂禮膜拜。
於是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下令將嶽飛移出供奉了幾百年的武廟,追封漢將關羽三代,在全國普建關帝廟,想借關羽之名,將漢人對嶽飛的尊崇全部轉移出去。這樣壹來,嶽飛地位自然大跌,各地武廟多為關羽獨占。
而在此後清朝的官方評價體系裏,嶽飛則被僅僅定型在壹個“精忠”的框架裏,成了“精忠嶽飛”。
擴展資料:
明朝,外有異族入侵之虞,內有流寇作亂之患。特別是明中後期,朝中奸黨宦官橫行,明王朝處於風雨飄搖的動蕩局勢中,歷史仿佛是宋朝的再次重演。於是,前朝人物嶽飛成了最好的反思歷史,寄托衷腸哀思的載體。
無論是在官方話語還是在民間視野中,嶽飛都壹再地被提起,並且地位被再度拔高。如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將嶽飛列為歷代三十七名臣之壹,“從祀歷代王廟,配宋太祖享”。
景泰五年(1454年),武功伯徐有貞創嶽飛廟於湯陰故土,景泰帝禦題為“精忠之廟”。至明神宗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政府甚至將嶽飛置於神的地位,加封其為“三界靖魔大帝”。
當時,皇帝的加封詔書是這麽寫的:“咨爾宋忠臣嶽飛,精忠貫日,大孝昭天,憤泄靖康之恥,誓清朔漠之師,原職宋忠文武穆嶽鄂王,茲特封爾為三界靖魔大帝”。這時的嶽飛儼然已成為朱明王朝的精神圖騰,開始扮演起壹種家族守護神的角色。
內江新聞網—嶽飛在明代被封神 清朝為何要將其趕出武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