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成語故事大全3-6歲簡短
杯水車薪
從前,有壹個樵夫,每日靠砍柴賣錢的微薄收入來養家糊口。壹天,天氣非常炎熱,樵夫像往常壹樣推著壹車滿滿的柴到街市上賣。他把那些砍來的柴捆成壹把壹把的,壹部分放到了地上,壹部分仍然放在柴車上,因為累了壹整天,又饑又渴,就找了個地方坐下喝口茶吃些幹糧,誰知才歇息了片刻,就突然聞到壹股濃煙的味道,回頭壹瞧,原來是自己車上的柴著火了。柴夫急忙放下水杯,連滾帶爬地跑過去。可是柴車上的火苗已經躥得很高了。這可怎麽辦啊,這附近根本沒有水,怎麽救火呢?他急得滿頭大汗,突然他看到了地上的水杯,正是他剛才休息時準備喝的水。就連忙抓起水杯把水澆到壹車柴上。可是,這小小的壹杯水,怎麽能撲滅那熊熊燃燒的大火呢?就壹會的功夫,那輛柴車和他辛辛苦苦砍下的柴便化為壹堆灰燼。
2.幼兒成語故事大全3-6歲簡短
熟能生巧
北宋時候有壹個叫陳堯咨的人,十分善於射箭,當時的人都明白他是壹個百發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對他很敬佩。陳堯咨受到大家稱贊之後,覺得自己的本領已是天下無雙,便驕傲自滿起來。
壹天,陳堯咨又在靶場表演他那百步穿楊的絕技。壹箭射出,把又細又軟的柳枝條射斷了。觀眾們看得大聲喝彩,並要求他再來壹次。這時有個賣油的老頭正從那裏經過,看了後,卻笑著說:“這有什麽了不起,只但是手法熟練些罷了!”陳堯咨聽了,不禁大怒,喝道:“妳這老頭有什麽本領,竟敢藐(miǎo)視我?”老頭回答:“我哪裏敢藐視妳,我只是從幾十年的斟(zhēn)油經驗中,明白做熟了的事情,便會找出竅門來的道理。”說著,便從他的油擔上取下壹個葫蘆,葫蘆口上放壹枚方孔銅錢,然後打了壹勺油,高舉油勺往葫蘆裏倒,倒下的油直得像壹條線似的穿過錢孔進入葫蘆中。油倒完了,把銅錢拿起來給大家看,錢孔周圍竟沒有壹絲油漬(zì),大家看了都贊嘆不已。老頭微笑著對陳堯咨說:“我這也沒有什麽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咨聽了,壹聲不響便掉頭走了。
之後的人便根據這故事引申出“熟能生巧”這個成語,用來說明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辦法來。
3.幼兒成語故事大全3-6歲簡短
塞翁失馬
在戰國時期有壹位住在長城壹帶的老人。這位老人叫塞翁,他養了許多馬,壹天馬群裏忽然有壹匹馬走失了。鄰居們聽到塞翁的馬丟了之後,都來安慰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應該多註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就笑著說:“丟了壹匹馬損失不是很大,沒準還會帶來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裏覺得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過了沒幾天,丟的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壹匹駿馬。
鄰居聽說塞翁的馬自己回來了,非常佩服他的預見,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老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壹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到壹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壹匹好馬,不壹定是什麽福氣,也許惹出什麽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心裏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壹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得意洋洋。
壹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壹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麽,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麽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基本上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4.幼兒成語故事大全3-6歲簡短
刻舟求劍
從前,有個人帶著壹把寶劍坐船。船才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壹聲,他的劍落到水裏去了。
怎麽辦呢?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壹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壹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著。
劃船的人很著急,對他說:“讓我把船停下來,妳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著船說:“到了對岸再說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壹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裏下去找就行啦!”
劃船的人說:“妳的劍掉進了水裏,劍又不會跟著船走,怎麽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夫的話,於是,船夫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脫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裏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麽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裏,現在船走了這麽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刻舟求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舟”是“船”,“求”是“尋找”。有的人辦事不管時間地點的變化,始終不肯改變原來的主意,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刻舟求劍。
5.幼兒成語故事大全3-6歲簡短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著壹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麽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壹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壹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壹聲巨響,把他嚇了壹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鐘嗎?他心裏壹急,身子壹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麽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鐘來,壹下壹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