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

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

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

 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生孩子可是我們生命中的壹件大事,寶寶的降臨值得我們大家高興,很多的地方對於生完孩子後都有壹些風俗,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方式,以下分享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

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1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又稱送花燈,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壹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

 這壹種傳統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陜西西安壹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壹對、有彩畫的玻璃燈壹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壹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起源來歷 “正月十五賞花燈”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正月十五送花燈”相信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這裏的“送花燈”指的是壹種特殊的祭祀方式

 即正月十五這天要在逝去的人墳前點燃壹盞燈,寓意著給他們送去溫暖、送去光明。“花燈”不是普通意思上的油燈、蠟燭,而是用黃豆磨成的面(俗稱豆面)做成的,是有講究的。

 以前在農村,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做“花燈”。“花燈”選料主要是豆面,和著油跟白糖,不經發酵直接做成。做的過程基本上跟過年做花餑餑壹樣,但樣式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分兩類,祭祀花燈和祝福花燈。

 祭祀花燈做起來很簡單,模樣跟蠟燭差不多,但比蠟燭短且粗。壹端用手指捏出碗狀,中間插上壹根棉棒或火柴做燈芯,棉棒或火柴的表面往往纏繞著壹圈圈棉花,外面裹著蠟油,目的是燒的時間能更長些。

 簡單點的沒有任何裝飾,如果講究的話,可以把“碗”沿捏上各種花飾,這樣的花燈看起來更加美觀。祭祀時,只要把燈芯點燃即可。花燈壹燃壹滅,就代表著給逝者送去了溫暖與光明。

 送燈形式 可送的花燈種類還有很多:走馬燈、關刀燈、蓮花燈、兔子燈、綿羊燈、錢鼓燈,應有盡有。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蘇杭的琉璃花燈,廣州的鴛鴦戲蓮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元宵之夜,小孩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遊走玩耍。伴隨著花燈夜市,歷來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等,華燈照夜,萬戶生輝,人們上街踏月觀燈,遊戲雜耍,盡情玩樂。鬧社火,是壹種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由來已久。

 春秋時代、就有孔子觀社火的記載。從廣義說,社火節目有七十余種,耍龍燈,舞獅子,旱船,高蹺,竹馬,大頭娃娃,啞老背妻等,都屬社火範圍,形式豐富多彩。

 蓮花燈壹般送給女孩,寓意接受花燈的女孩越長越漂亮;如果想要男孩對自己溫順體貼,女孩便送男孩壹盞綿羊燈;希望孩子長大有武才,大人便給孩子送關刀燈,希望孩子有文才則送狀元騎馬燈等。

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2

 掛燈,是北流壹個傳統的盛大節日,每當正月初十來臨,街上掛滿花燈,任人采購。壹般上燈人家要買回兩到三盞燈,上燈的人家要買2到3盞燈,在初十日零時,將五彩紙紮的花燈壹盞點在社主公處,壹盞點在祠堂裏,壹盞點在家裏的正屋廳堂。

 按風俗,凡在上壹年出生的新生兒如是男孩,男孩家中會在次年的農歷正月初十日,懸燈慶祝,俗謂“掛燈”。

 因此每到正月初十這天家人會為其大擺上燈宴,歡飲掛燈酒。如果是到正月初十這天還沒滿月的小男孩,就要等到明年的正月初十再掛燈,這叫掛老燈。這個掛燈酒就等同於其他地方的滿月酒,但它的特色在同壹年裏不管是哪月哪天出生的男孩兒都要等到正月初十這壹天掛燈。

 燈在嶺南民間有“光明”和“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而“燈”與“丁”諧音相同或相近,代表生男孩。

 在我們北流下裏,城鄉習俗都把正月初十稱為“頭燈”日,正月十六日稱“完燈”日。“初十日,凡生子家買紙掛燈祖祠神廟以為慶。古時有上元節盜富家燈盞,置床下令人有子。

 而這個時候,全市的大小飯店,全都爆滿。有的在壹個月前就訂了酒桌,少則十幾桌,多則上百桌。有的酒店擺四輪,上午9點開桌,12點壹輪,下午3點又開桌,6點又壹輪。

 誰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掛燈了,可喜可賀,封紅包,喝喜酒。城裏人到各家飯店,農村人走村串戶,熱鬧非凡,有人說這是北流下裏人的'“飲日”(喝酒日)。

廣東是生了男孩才掛燈3

  “上燈”的由來

 在客家,“燈”是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光明、希望、燈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征。客家人從中原祖地壹路披荊斬棘,最後落戶在現閩粵贛三地交匯地區,其獨特的生活經歷,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團結,***同禦敵的生存需要,由此產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傳統,借“燈”慶祝“添丁”。

  "上燈“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壹生只有壹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為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的時間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壹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九,最遲為正月十九,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壹兩天。“上燈”意為向祖宗匯報,某家添了新丁。

  "上燈"的形式

 “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其禮節更繁

 而且有所演變,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暖燈”(是“上燈”過程中的壹項活動,不能說是“暖燈節”)。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壹家添丁,全村慶賀”之氣氛。

  “上燈”習俗的改變

 生了兒子的客家人在來年的元宵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裏上燈,即掛上壹盞精美的燈籠,然後請村裏有尊嚴的老人,抱壹下男孩

 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裏,男孩就正式成為了這個家族的壹員,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現在很多生女兒的也鬧燈,女兒也進入族譜。

 客家上燈習俗歷史悠久,有的幾百年,有的上千年,這種習俗現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深刻地體現了客家人的優秀文化繼承意識

  • 上一篇:年味初三作文
  • 下一篇:康復科護理的工作計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